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益调查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人物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探秘洋“红二代”成立的基金会

版面目录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益调查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人物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6年03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探秘洋“红二代”成立的基金会

    1939年,毛泽东与马海德在延安留影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周幼马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2016年2月18日,北京。

    隔着《今日中国》杂志社的门禁,周幼马在寒风瑟瑟中向我挥手,掷地有声地喊了句“进来吧”。走近后,感觉与电视访谈上的他差别无几——浓眉大眼、眼神炯炯、言语幽默,虽已古稀之年,但老爷子的精神头儿让人印象深刻。

    这位出生在上个世纪陕西延安窑洞里的“红二代”,他的父亲是当年一心想来东方研究热带病却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洋红军”、最终又成为毛泽东私人保健医生的马海德,母亲则是著名电影演员周苏菲。

    如今,生活在北京后海边四合院里的周幼马,每天的乐事是接送孙子上幼儿园。除此之外,他还担任着致力消除麻风病的“马海德基金会”的理事长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提及这几个身份,周幼马说,他用在做公益的时间要超过其他。

    2016年“两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周幼马带来了两个提案,分别聚焦于“空气污染防治”和“增进与外国友人交往”。

    谈起父辈,周幼马说:“上一辈人对新中国的奉献是无可比及的。”

    中国国籍的“洋红军”

    1910年9月26日,周幼马的父亲马海德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工人阶级家庭,16岁考入医科大学,23岁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为到东方研究热带病,在好奇心和探险精神的驱动下,他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坐船来到了中国上海。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西方社会有的,这里全都有。对于三个美国年轻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让青春绽放的最好场所。很快,这三个美国小伙合伙在上海开了一家诊所,一年之后,那二人决定回国,仅有马海德一人选择留了下来。

    马海德选择留在了中国,也最终使得他选择了共产主义,选择参与到中国革命建设的征程中。

    在上海,马海德认识了改变他未来人生轨迹的三个人:一位是在外国书店认识的美国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另一位是经她介绍认识的上海租界督察、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第三位便是宋庆龄。

    1936年3月,毛泽东请宋庆龄找一名医术水平高的外国医生来陕北苏区根据地帮助红军建立卫生队伍。据周幼马说:“毛主席之所以要找一名外国医生,大概是考虑到外国人容易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于是宋庆龄找来了父亲。”在延安,马海德还邂逅了他的终身伴侣、周幼马的母亲周苏菲。

    3万美元成立“马海德基金会”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作为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马海德的从医之心从未远离,组织上多次希望他能够到刚成立的卫生部门工作,都被他谢绝。马海德还记得自己的“青春”目标,到中国来就是为致力于研究热带病症。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成立,马海德选择去部属皮肤病研究院的麻风病研究所工作。由此开始,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与研究工作中。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说让我父亲去国家卫生部门工作,担任一定职务,但父亲似乎对担任职务没有多大兴趣,仍然想继续从事医疗研究、诊疗工作,到麻风病研究所继续从事本职工作,正遂父亲所愿。”周幼马说道。

    在麻风病研究领域,马海德一直为解决中国麻风病问题潜心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与多国保持联系,筹措资金帮助中国解决麻风病问题,为在中国消灭性病和在2000年全国争取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5月,马海德出国前往各国筹款,常年不间断诊疗工作,使得马海德积劳成疾。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离世,享年78岁。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马海德拿出毕生积攒的3万美金,委托妻子周苏菲和儿子周幼马继续帮助他完成未尽的麻风病事业。

    1989年,周苏菲拿着这3万美元,在民政部以非公募基金会的名义注册成立了马海德基金会,继承他的遗愿和未竟的事业。该基金会旨在表彰和奖励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和管理的优秀工作者;资助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和慰问麻风病人及麻防工作者活动;资助麻风患者子女的“扶贫助学”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基金会的友谊与合作。

    为消除麻风病“作战”20年

    遵照马海德生前要求,基金会成立后即开始在中国致力于消除麻风病计划,以每年举办“马海德奖”的方式来激励在消除麻风病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人,同时也捐建麻风病院和部分学校。

    根据马海德基金会章程第三十七条规定,“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周幼马说,这个标准已经实施了20年。由于马海德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没有公募资质,基金会善款基本都通过理财收入获得。

    “从基金会成立至今,每年支出不低于上年度余额的8%,这个数字我们已经坚持了20年,没有动摇。基金会的保值增值基本上也是通过理财获得。”周幼马说。

    由于马海德美国人的身份,马海德基金会也时常会收到部分国外捐款,然而对于这些捐款,周幼马则显得十分谨慎。

    “不接受外国捐款,父亲是致力于中国解放事业而设立,我们希望基金会带有天然‘中国红’。”周幼马强调道。

    不过,周幼马也坦言,基金会仅通过投资理财进行保值增值,对于基金会金额增加确实有限,基金会运营存在着一定压力。

    至此,从1989年成立,马海德基金会已经走过26个年头,在消除中国麻风病的征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红二代”掌门基金会不容易

    1943年出生的周幼马,可以算得上是在延安窑洞里出生的第一个外国人,由于马海德是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周幼马从小就随着父亲感受着中国革命的气息。

    如今,接过父辈的旗帜,周幼马成为了马海德基金会的理事长,作为“红二代”,周幼马觉得,运作好一个基金会并不容易。

    现如今,一年一度为表彰和奖励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和管理的优秀工作者而设立的“马海德奖”成为基金会最重要的工作,而这个奖也已成为中国医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通过全国各地麻风病诊疗机构推荐,将这些候选名单集中采集到北京,聘请业内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共同评议,最终选定10人作为获奖者,每年颁发一次。”周幼马说。

    另外,“世界麻风病日”(每年12月份最后一个星期日),基金会也会在全国部分地区有着相应纪念活动。但操办这些事情,对于如今已经70多岁的周幼马来说显得有些吃力。

    “现在基金会没有全职工作人员,开展活动大多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我和母亲也已经上了年纪,有些吃力,但还是尽可能让活动延续。”周幼马说,“公益基金会只能是一个补充,要想解决更多社会问题,还是需要政策关怀。”

    对于基金会未来发展,周幼马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但也多少带有些许的遗憾。

    周幼马说,现在母亲已经90多岁,不能跑动,自己也已经70多岁,但每年去麻风病院慰问麻风病人,跑腿的活就是自己干,不能耽误父亲这份事业,应该坚持下去。

    “有时我也在思考,基金会是不是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但那一天中国麻风病也彻底绝迹。”周幼马说,“如果基金会还剩下一部分资金,想着将其集中投向一个麻风病院或者分别奖励多个麻风病医务工作者,再选择注销,让基金会这样光荣‘退役’,也是一个选择。”

    “一个公益基金会的成立,只要坚持宗旨,使命必达,能做多少是多少。”周幼马补充道。

    2016年的“两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周幼马带来了两个提案,一个关乎于“空气污染防治”,另一个关乎“增进与外国友人交往”。

    对于提案,周幼马说,当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起以前的旧中国进步、强大了不少,但对于早期援华的外国友人,我们现有的认识似乎并不那么完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让早期援华的外国友人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对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