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趋势
   第13版:新闻
   第14版:国际·案例
   第15版:寻找慈善传统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赵普:慈善的最高阶段是“干细胞”阶段

版面目录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趋势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国际·案例

第15版
寻找慈善传统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专访主持人、前央视主播
赵普:慈善的最高阶段是“干细胞”阶段

    赵普

    ■ 实习记者 张璇

    在央视担当“国脸”的近十年中,赵普的知名度颇高。赵普给公众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件事:一是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直播中难以自抑,动情哽咽,罕见地给央视一贯严肃的播报风格增添了一个温暖的脚注,让广大公众认识到一个心地柔软的赵普;第二是2012年,他在微博上爆料老酸奶、果冻生产过程可能存在黑幕,如一剂猛药引爆舆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事后他背负压力沉寂多时,但让公众看到了他的仗义执言。

    如今的赵普已经走下了央视主播台,虽然卸下了“名嘴”光环,赵普却把他在央视时期的“副业”扶正,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他为乡村的孩子能吃饱吃好呐喊,为农民工兄弟能按时拿到工资、回家过年积极奔走。作为一名有着17年经验的媒体公益人,赵普于近日接受了《公益时报》的独家专访。他说,中国公益慈善需要从“美容”发展到“干细胞”阶段。

    《公益时报》:在离开央视后,你从事着什么样的公益项目?

    赵普:我参与的公益项目有很多,但从工作时间和精力投放量来看,我深度参与的是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平台,免费午餐和大病医保都是其中的项目。此外,还有我最早参与的“北京希望工程”,它的全称是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我是这个基金会的理事。还有其他的深度参与,如中国消防大使、为国家药监局的“安全用药”代言。未来也有可能会做一些大型的、预计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也不排除用商业的方式解决公益问题。

    《公益时报》: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你为农民工讨薪,为什么选择这一群体?

    赵普:农民工群体有两个特点。第一,自身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第二,多数在薪酬问题上有争议,但花钱打官司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讲是不好接受的。他们没有多少钱,需要司法救济,就是政府掏钱请律师来帮他们打官司,这时我们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公益时报》:作为名人,如何帮助农民工讨到薪水?

    赵普:司法救济要通过一个“集团”才能实现。就各地而言,是各地的司法机关;就人才而言,是维权律师;就传播而言,是我本人和合作的媒体。每个农民工个体虽然都在讨薪,但欠薪的原因却相当复杂,我没有办法一个一个帮他们解决。所以“一对一”的帮助不是我们的意义所在,而是要为这个群体发声,可以说是“一对众”。如今,安徽司法已经在行动,希望这对其他省市的司法机关也是一个鞭策。

    《公益时报》:从1999年开始,你已经从事公益17年,你如今从事公益是否仍保持初心?

    赵普:初心是一致的——扶危济困,但变化也很多。这17年,不仅我个人,整个国家慈善事业的面貌也发生着变化。我觉得我越来越成熟,这个和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同步的。从最开始我们只看重捐款的数量,到最后我们还要看重捐款实施的效果及对人心的改变。

    《公益时报》:能概括一下你17年来的公益经历么?

    赵普:小步快走,功不唐捐。17年来,每一步都很小,但走得很快,从一两个做到十几、二十来个公益项目。我的本意并不是做项目,而是希望发起一场社会运动,让中国的老百姓认识到什么才是我们该得到的尊严,如何还原这些尊严。因为公益的本质是要还原人的尊严。这17年的公益之路,有很多的闲言闲语,但我做的就是不被干扰,否则也走不了这么远。心理的“霾”起码要比外面的霾要少一些,要不没法活了。

    《公益时报》:你如今选择公益项目的标准是什么?

    赵普:这个标准其实很宽。过去是查证来源,即它是基于什么来做,这个比较简单。比如说罕见病,我就会看它已经做过什么,为什么要做。现在这个阶段,量很重要。只有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和个人涌现出来,才可能有质的提升。所以我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观察公益发展,同时也是给自己定位的,而不是哪个适合我就做哪个。

    《公益时报》:你觉得你现在是不是专业化的公益慈善人?

    赵普:现在的我是职业公益人,高度理性,跟20多岁的年轻人或普通的公益人是不一样的,要把触动转化成能量和动力。比如,看到一个小女孩,觉得很可怜,内心有所触动,给她十块或二十块,这是初级公益。对于我来讲,已经不能这么做,我的任务是解决根本问题。比如留守儿童需要帮助,但帮助他们的根本在哪?根本在于缺少父母陪伴。父母为什么不能陪伴他们?因为父母都去城市打工。父母为什么要去城市打工?因为城市化过快。为什么城市化发展过快?因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我所做的公益项目上下链条都很长,要考虑到现在这个阶接触到的对象所处的环境。

    《公益时报》: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都想参与公益慈善,你有没有好的意见或建议分享?

    赵普:我的建议是要寻找有信誉的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如果没有相当的实力,这个实力不是单一的财力,建议不要自己去做公益项目,因为会非常地消耗。专业的事一定要让专业的人来做。中国的公益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到今年也不过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来,民间公益成长得非常快,其中有些民间机构在自我建设、自我净化、自我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比较远。公众人物也可以找民间组织合作,第一有效率,第二有品牌,第三可以为你创设基于需求的项目。

    《公益时报》:你如何看待有些以个人名义做公益的“慈善秀”行为?

    赵普:在现代慈善发展的初级阶段,我把这种方式称为“慈善美容”。如果“慈善美容”并无恶意,从原则上也不会阻止。但这其实是对慈善认知的初级阶段,希望这些人能找到靠谱的机构合作,实现双赢。

    《公益时报》:你认为慈善认知分为几个阶段?

    赵普:第一阶段是“慈善美容”,就是捐点钱,搞搞发布会,用慈善秀换来好名声。第二阶段是“手术”阶段,通过慈善搭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各地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高阶段是“干细胞”阶段,就是与组织体系、文化等完全相通,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