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这些年中,有不少公益机构因垃圾分类试点而设立,他们曾深入一线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但至今还在坚持的却屈指可数。 在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有一家名为“地球家园环保服务中心”在成立时曾是多方关注的焦点,主要从事向居民回收废塑料、废玻璃、废纸、废金属等四大类生活垃圾的废弃物,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上门向居民发“家园卡”、回收废弃物,并指导居民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居民交出的废弃物全部变成家园卡上的积分,居民凭积分可以到专设的超市里换购饮料等日常用品。 但是在开办仅半年多后,这家服务中心便大门紧锁。从社区垃圾分类一线退出的公益组织,这并非是个案。从事环保公益领域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早在7年前,公益组织间陆续兴起了一股推广垃圾分类的热潮,经过了2010年世博会的契机,更有大批公益组织涌入社区,开始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指导和服务。 “当时做得比较好的有热爱家园、福田环保,屋里厢也有项目,青草部落、自然之友也会定期开展活动。“然而,如今再回过头来看,几年过去,依旧在坚持的机构却已经屈指可数了。”只有热爱家园和福田环保还算比较坚挺,很多组织都不做了,有的即使还在坚持,也退回了前期宣传为主的形式,活动的频率还不到盛行时的三分之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组织负责人指出,不愿再从事垃圾分类进社区的一线项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不到关注和重视,得不到肯定和鼓励,也挫伤了员工开展项目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在政府购买公益组织服务的公益招投标中,这些做垃圾分类一线项目的组织坦言,自己的项目并不是街道社区最急需的,自然而然不会成为街道优先采购的项目。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经费,这是很多公益组织共有的困境,对于做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一线项目的公益组织来说,在缺钱和缺成功典型案例之间更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如果没有足够的项目经费,就很难取得成功的案例。但没有成功的试点经验,就不会有人愿意投钱给你。” 为了逃出这样的死循环,不少组织只能无奈地选择自己倒贴经费,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点典型试点案例,得到的经费支持却依旧只能用“可怜”来形容。难以承担的人力成本,带来的是人员的高流动性,以至于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可持续性。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一再地受阻让很多人都退出了一线的垃圾分类落实工作。 对此,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解决社区垃圾分类问题的“MEI家园”创始人王雁茂指出,首先,垃圾分类是一个体系化的产业链,任何一个链接没有处理好,垃圾分类都会失败;其次,垃圾分类运营成本高,造成了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可持续。 在北京,近几年全市的垃圾年产生量一再上升,到2014年底,已突破历史达到773.84万吨。中华环保基金会主任李京华说,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二是很多后端垃圾处理设施没有建立起来。“先进行垃圾分类,但是没有后续的分类处理,就没有意义了,还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他说。 三是随着政府在管理垃圾上逐步加大力度,很多原先不规范的垃圾堆放点,也被纳入到管理中,以前没有纳入到统计数据中的垃圾,也逐步纳入正规的统计数据中来,这也造成数据的上升。 “但这也反映出政府管理水平的进步。”李京华认为,目前政府在这方面已经投入很多财力物力人力,下一步,政府部门应形成合力,协调好相关部门,否则法规政策很难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