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1访谈
公益要配合战略发展
如何解读第二大产业链中的CSR
无标题

版面目录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1访谈

新闻内容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上接16版)

    《公益时报》:现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王振耀:我个人感觉近五年公益领域的国际间合作有了飞速的进步,国际公益学院的成立是一个标志,当然不仅仅是这个。中国的公益机构也走出去了,特别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都已经走出去,在海外有项目。

    包括“巴比晚宴”在内,中外慈善家已经有了很多交流。中国的慈善家和世界顶级的慈善家已经开始了交往,尤其是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以后,开始了一种机制性的、合作性的交往,并且这种交往获得了对方的尊重。我称这次合作是中西方文明的一次机制性的无缝对接。

    至于说跟其他领域相比,不能说超过其他领域,但这五年的发展速度相当快,甚至别的领域在一些方面也可以借鉴。因为中国的慈善家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口头的,而是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讨论合作,支持你。比尔·盖茨说他有钱,但别一下拿太多了,我们要平等,每个慈善家都出一样的钱。还说在中国做事情,一定要让中国人主导,他甘愿当配角,就是来给你服务。

    《公益时报》: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的项目很多,你本人也考察过很多国外的公益机构。那么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现在的公益发展水平是什么状况?有没有哪些方面是优于其他国家的?

    王振耀:我给你比较一下,是这样的,我觉得中国公益现在处于一个很不均衡的状态。我自己有切身体会的,你说我们中国的救灾装备先进吗?在全世界看来,我们是相当落后的,我们地震后的那些设备、交通工具,比起俄罗斯、美国、法国都差得多。我们也没有那种职业化的行动部队,俄罗斯的紧急救援部队就有五十万人,中国的专业化救援团队跟人家一比差距太大了。

    但中国的救灾系统,尤其是国家四级应急响应体系,应对了汶川地震,应对了大大小小的地震,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后来欧洲、美国,很多发达国家都来学,甚至日本,在3·11大地震之后,还专门把我请到灾区工作了一星期,为他们提建议。

    不是说整体落后就所有方面都落后,永远落后。我认为现在中国慈善界学习的能力非常强,我们的很多论坛请的都是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

    正像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快速地跑着,要走完人家二三百年的工业化、信息化的道路一样,我们现在有可能再创造一次奇迹,一次慈善奇迹,就像创造经济奇迹一样。当然,慈善领域有许多方面,甚至绝大多数的方面,还是要向国际社会学习的。

    慈善法是一种公共道德建设

    《公益时报》:10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11月份,大家都在讨论慈善法。您对于这部法的出台持何种态度?对于当下的这种热烈讨论的氛围,你怎么看?

    王振耀:我对慈善法看得很重,我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们几千年历史上,行善都是个人的事情。

    慈善法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第一次用法来倡导公共的善,它是一种公共道德建设,我认为它改变了一套我们的公共伦理。

    有不同的声音也很好。你看美国志愿服务法都已经四五部了,还在不停地修。然后又弄什么遗产法,收遗产税,就是让逼着你行善。咱们现在要说用法律逼着谁行善,肯定大家接受不了。可是在美国,在欧洲,在全世界关于遗产税争论得多厉害,就是让你行善。所以我很看重这部法,也很看重这种讨论的氛围,应该在社会上更广泛地讨论。

    《公益时报》:讨论就是传播。

    王振耀:对。慈善领域这些年乱,主要是乱在边界不清。好比进行足球比赛,它边界不明。到底哪儿叫出界,哪儿叫不出界,争得一塌糊涂。这次是把大边界画出来了,就是画了一条慈善大道,这个了不得。

    《公益时报》:那您认为慈善法出台以后,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王振耀:慈善法把慈善大的边界划定以后,其实是为慈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都注入了社会价值,各个行业跟慈善都是相通的。好比一个杠杆,可以撬动各方各面的资源。比如公益信托,就是撬动金融的杠杆。

    还有很多,慈善法出台以后恐怕会有一个巨大的产业效应。在一些国家,从事慈善相关工作的人口可以占到就业人口的10%,产生的GDP占到全国总量的5%。我们呢,慈善服务的生态形成以后,占到2%、3%,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公益时报》:公益慈善产业化的趋势已经显现?

    王振耀:这是个巨大的产业。到底有多大?有的国家从事慈善相关工作的人口可以占到就业人口的10%,我们要达到10%还得了,现在有8亿人就业,10%就是8000万人就业。

    可现在才多少,我们60万个社会组织,你算算一个组织平均十来号人,可能多的有几百号,小的可能就两三个,从业人员600万。假如说你翻十倍,这是什么概念,6000万人。下一步发展,要把各种服务再带动起来,包括志愿服务,这将创造多少GDP?它这个社会力量很大。我觉得法立完之后,中国社会会有巨大的一次提升,这个法的社会作用、经济作用都很大,我对它寄予很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