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工项目:向社区根部驻扎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养老服务案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两会”中,社会工作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国家层面对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作为专业力量的地位认可。 当前,社会工作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逐步兴起并快速成长,作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阵地,应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社区是社会成员的集聚点、社会需求的交汇点和国家社会治理的着力点,也是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分化、弱势群体以及社区成员多元化、异质化等问题。 作为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环节,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社区也成为了城市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而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支重要的第三方力量,应该在促进社区和谐、推动社会治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可见,社会工作机构必须认识到社区治理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就必须扎根到社区这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在养老公寓住得挺安心的,但来了这帮孩子后,每天的精气神儿又足了很多,感觉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每当听到老人们这样的话语,作为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负责养老项目的专职社工刘蕊心里头暖暖的,干劲儿更足了。 76岁的王爷爷现住在北京市西城区银龄老年公寓,早年退休后一直在家休养。前几年,老伴因脑血栓离开了他,唯一的儿子工作时常出差也顾不上,每天在家听广播成了王爷爷的唯一爱好。时间长了,老爷子觉得生活有些乏味了,在街坊的动员下,他开始找起了养老院。 养老院分公办和民营,革命了一辈子,王爷爷想着一定要选择公办养老院入住,但面对着排着千余号的咨询结果,老爷子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最终,在街道办和相关组织的帮助下,西城区银龄老年公寓接收了他。 在这里,王爷爷除了得到公寓方面的照料外,还有一拨力量也关心着他,这就是社工事务所的派驻专业社工。 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是西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培育的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自成立之初,以就北京市西城区银龄老年公寓为基地,派驻社工开展机构养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打造出“多元参与”“多元治理”“多元服务”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每天的康复训练是必修课,文体活动每周也不间断,但即便是开办得如此频繁,还是有些可以提高的地方。作为社工服务机构养老项目的专职社工的胡蕊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除了每天银龄老年公寓的安排的固定项目外,胡蕊还要在平时观察入住老年人特点,结合自身所学社工专业知识,展开有针对性的“加餐”,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加餐”,更有助于营造符合这所公寓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通过适当联络外部资源,提供更多高水平的项目引入,成为社工们尝试的可能,很快社工们在公寓传统项目的基础上,补充起更加丰富的养老内容,康复调理知识、音乐必修入门等课程在公寓“上马”。 同时,通过困难退休人员个案辅导、互助小组、节日联欢、协管员增能活动等多元服务,协助这些退休人员尽快完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并让其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区的关爱与照顾。 通过在银龄老年公寓的专业实践,睦友社工服务机构总结出了行政、医护、社工三者为支撑的养老机构服务模式。 不仅只是在银龄公寓,社工事务所派驻的医务社工在北京市第二老年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以来,就形成了个案辅导、病房巡视、糖尿病患者俱乐部、出院患者回访、志愿者管理与服务、主题活动等服务项目。 社工事务所在服务社区开展了“点面”相结合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所谓“点”,即聚焦在新街口街道西四北六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的社工服务;所谓“面”,即面向更多的社区进行了“不倒翁”义工行动。 如今,胡蕊已在西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担任党支书、会员部负责人。在西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为枢纽、以专业社工事务所为发展平台的“以会带所”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体系下,胡蕊与联合会的社工团队共同打造了培育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促进职业社会工作者成长的工作模式。 “三社联动”是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联动。“三社联动”是为实现“和谐社区、多元发展、基层自治”的社区治理配套手段。深圳在2010年计划推动社区服务中心工程开始,就启动了“三社联动”的探索。 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09年12月成立,主要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社工开展公共服务与社会公益类服务。 2011年3月,深圳市坪山新区江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成为深圳首批5家试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之一。由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驻专业服务团队进驻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中心推行“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的服务模式,将“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居民幸福感”确定为使命。 路斯2013年加盟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该中心的一名专职社工,2014年9月被中心派驻江岭社区服务中心工作。 在路斯看来,要想将社区工作做好,首先要让社区文化“火”起来,挖掘社区文化成为路斯和同事们最为棘手的问题。 江岭社区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中心地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经过多天的实地调研、入户访谈后,路斯发现,江岭社区居民们普遍拥有红色文化情结,社区年长的老人碰见路斯后主动与其谈论抗战内容,老人间聊天也离不开这一主题。路斯觉得如果抓住这一契机,将老人的爱好组织起来,塑造统一的社区红色文化将会使得社区建设取得很好效果。 说干就干。很快,路斯与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约20人的“红色队伍”,通过社工挖掘社区有着革命背景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组建的文化传承义工队为主要力量,以抗战纪念地“东江纵队纪念馆”为精神领地,自行打造起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活动、家园网红色宣传三个子项目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新城风景林带。 随着这三个社区公益项目的逐步推广,原先鲜少出户的社区居民逐渐加入到这三个项目中成为讲解员和助推手,老人们看到社区有了主旨文化项目,积极性更高了,社区红色文化氛围在江岭社区开启了流淌模式。 同时,抓住这一有利形势,至诚还在江岭社区孵化培育客家山歌队、客家茶果厨艺队等具有社区特色的社会组织,通过多样化方式帮助社区建立多元文化。 建立社区红色文化之外,至诚有针对性引进外部社会资源,协同社会力量深化社区服务的专业水平,在其他四个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億未来儿童运动馆”项目,为社区0~6岁婴幼儿提供专业运动指导、绘本阅读、育儿知识、幼儿测评等专业服务。 通过引进北京永真基金会资源,提供运动馆的专业活动设备和儿童项目专业化培训,利用“三社联动”打造系列项目。 社工负责需求评估、具体运营管理和儿童辅导课程;社区志愿者组织安排人员进驻爱心岗位,提供安全看护和登记;社区居委会和工作站提供场地和宣传装饰资源等,是“三社联动”中非常成熟的权责清晰、岗位明确、运作规范的典范。 一个成熟的制度开启,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当前,“億未来儿童运动馆”项目共报名义工60人,服务时长2104小时,惠及463个家庭,到馆人数共计8586人次,每天下午儿童运动馆人员爆满,已需要取号排队进入。 此外,专注青少年服务的“真爱梦想基金”、儿童阅读的“爱子阅读馆”等专业社会组织都与深圳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社区服务。 (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总干事李璐龄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