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水是万物生长赖以依存的重要资源,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中占据着首要的位置。淡水资源的保护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尤其重要。日前,由保护国际基金会(以下简称CI)和四川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展的、针对中国西南山区地理环境特点量身定做的“山区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项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迎来该环保组织和相关部门人员的检测。 山区无动力污水处理项目 走进中国西南山地 随着近几十年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到来,人与自然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化肥、农药、洗衣粉、洗洁精等大量现代化工业产品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污水而流入河流,超越了自然自净能力,残留污染物无法在短时间内消解。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与丘陵地区,由于地势坡度大、人口分布不均匀等因素,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等没有专门的收集和净化设施,且未经任何处理便随意排放,对河流湖泊等造成了污染,更影响了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中下游城市的水资源供给。 据CI工作人员介绍称,中国的西南山地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淡水供应的一个关键区域。然而,该区域生活污水来源分散、配套处理工艺落后、环保资金匮乏以及环保意识薄弱导致水质污染严重。中国下游城市的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保障则依赖于这些山地、丘陵区域的水资源保护。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0%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路边甚至水源地、泄洪道以及水塘边,70%以上的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自2012年年底开始,CI与汇丰银行(HSBC)携手走进中国西南地区的农村,采用污水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在当地社区建设山区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该项目尝试解决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问题,以达到治理山区农村环境的目的。旨在改善保护区周边社区污水处理,保护淡水资源,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项目分布 据CI 2015年7月份发表的报告中称,目前该项目涵盖和惠及栗子坪、贡嘎山、卧龙、鞍子河及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155户家庭共550名村民。5个项目点的选择在地理位置选择上较有代表性,分别为鞍子河项目点——崇州市鸡冠山竹根村;贡嘎山项目点——磨西镇青岗坪村;卧龙项目点——汶川县三江乡席草村;黑竹沟项目点——峨边县勒乌乡柑子口村;栗子坪项目点——石棉县栗子坪公益村。 该项目所建成的污水处理系统依托山势,依托化粪池、快滤池、人工湿地或土壤渗滤系统对污水做净化处理,运行成本低。 污水处理运用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用人工方式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种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按不同方式控制有效停留时间,并使污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在物理、化学、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实现水质净化。 土壤渗滤系统,是通过喷洒或自流将污水有控制地排放到土地上,污染物在土地处理系统中是通过土壤的过滤截留、物理和化学的吸附、化学分解和沉淀、植物和微生物的摄取、微生物氧化降解以及蒸发等被去除。 这种处理方式是将处理土壤通过防渗层或者防渗膜与地下水及自然土地分开,通过管道将经过预处理的生活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在系统上层,经过植物根系吸收以及土壤的过滤等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并最终通过集水管收集排出。 取得的成效 根据监测,经系统处理的污水水质可达3级标准,达到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标准。CI在7月份发表的报告中称,截至7月份,已经在上述五个保护区周边社区建设并投入使用山区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并且已经完成“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管理维护方案”的编制,在与当地社区达成一致意见后作为5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减少对河流污染的行动指南;完成5个项目点的标示标牌设计和制作安装;定期开展5个项目点污水处理系统水质检测工作。 同时,在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竹根村社区,村民在“无动力水污染处理”项目点自建了一个鱼塘,计划将所处理以后的净化水一部分用于鱼类养殖,发展生态农业,增收效益。村民的这一举动也反映了社区对系统的自我管理和维护。(李庆) 保护国际基金会(CI)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国际性非营利环保组织,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其倡导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实践帮助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让人们懂得珍爱自然的重要性,从而确保人类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未来。目前已经拥有近千名员工,并且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工作重点领域包括淡水资源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中国在全球的环境领导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