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视觉
   第14版:国际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我每天如履薄冰”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国际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王林:
“我每天如履薄冰”

    人物档案

    王林,1955年8月生人,2014年至今,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职业生涯曾陆续担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研究中心干部、中国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干部、中国科学院团委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团委副书记、北京四维集团副总、澳门H卫视卡通台总监、北京宣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2009年正式出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2014年任秘书长。

    2010年1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正式成立,王林出任秘书长。

    5年的时间,儿慈会推出了全国知晓度最高的大病儿童紧急救助热线——400-006-9958;募款额从年度2255万元上升到年度近亿元;救助的儿童累计85万余。

    伴随着成绩,儿慈会也经历了“挪用善款出国考察”“小数点事件被疑洗钱”等系列负面风波,也发生过人员调理、工作人员的大幅度更替:队伍的平均年龄从过去的50岁变成了现在的30多岁。

    2015年7月,王林正式出任基金会理事长。《公益时报》记者专访了这位历经政治起伏、辗转商界又投身公益的领导者,试图在这样的节点上,记录下他对过往的看法、对未来的计划、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思考。

    《公益时报》:2014年,基金会的捐赠收入中,来自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比例各占多少?2015年上半年的募捐情况又如何?

    王林:去年是我们基金会成立以来捐赠收入最高的一年,达到了9400多万,这其中个人捐赠占56%,企业捐赠占44%。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捐赠收入已经达到了7400万,这其中个人捐赠占到了80%。通过腾讯乐捐、微公益、支付宝等网络捐赠渠道,筹到的善款占到了整体的56%。

    《公益时报》:您一直倡导基金会要从“操作型”向“资助型”转变。目前看来,转型的效果如何?

    王林:基金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做资助型公募基金会,但是很多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不同,非公墓基金会有相对固定的企业捐赠,而公募基金会必须面向公众筹款。

    当前的公募基金会在中国面临一个困惑,就是如果我们面向公众筹款,然后再把善款转给另外的公益机构做项目执行,那么公众就会不买账。他们认为既然公益项目不是我们的,就没必要经过我们这个环节,直接把钱捐给项目操作方就好。

    归根到底就是公众还没有形成“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理念,或者不能理解我们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的角色。那这样,单纯的“资助型”公募基金会在筹款上就会非常困难,自己都很难生存。我们每年的筹款中80%以上都是有指向性的,如果我们没有自己操作的公益项目,这些善款也许就流失了,因为它就是定向捐给9958,定向捐给某个项目。

    我们目前只能拿非定向性的善款投入到“童缘”这些平台项目中,用于资助民间NGO的发展。

    《公益时报》:基金会目前有多少个自主项目?项目的发展趋势是?

    王林:我们目前有7个自主项目、18个专项基金、18个合作项目,以及18个联合劝募项目。现在品牌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9958”,我们自主操作的儿童救助项目;另外一个是“童缘”,这个项目主要是资助优秀的儿童救助类公益组织。

    “9958”未来的趋势还是要向资助型转变,打造成一个囊括众多儿童救助组织的、大型的、综合的救助平台,形成一个联盟模式,在这个联盟里实现对庞大的信息数据进行优化分配,以及资源整合,让更多的公益组织都能更好、更专业地发挥其作用。这样就可以切实帮助困境中的儿童,也可以对不同的民间公益组织起到资助的效果,还可以覆盖一些政府职能无法触及的领域。

    《公益时报》:据了解,基金会的原始资金有2000万,是否做了一些保值增值?前段时间的股市震荡是否会对基金会的资金产生影响?

    王林:我们只在银行内做一些周期不超过半年的理财产品,风险小,收益也相对比较低。去年的理财收入大约是300万左右。股市、期货这些我们暂时不会触及,财务的把控也非常严格。

    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不同,我们的钱都来源于社会公众,现在市场上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存在一定风险,只不过是高低的问题。投资一旦产生损失,责任不是个人能够承担的,会对组织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公募基金会最根本的生存依托是公众的“信任”,如果失去了这个信任,就意味着没有人捐款,机构也就无法生存。

    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个政治敏感度低、社会关注度高的行业。每天都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你,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你甚至骂你。所以我们必须每天如履薄冰。

    《公益时报》:这么谨慎和小心翼翼与2012年底的“小数点风波事件”有关吗?以现在的视角回看当时的风波,您认为处理方式是科学恰当的吗?

    王林:我这里有一个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在小数点事件发生前,机构每天的捐赠额是23万,而事件过后,我们的捐赠额不降反增,达到了每天40万。风波刚发生时,基金会每天接上百通电话,都是负面的指责,压力非常大。但是随着我们的处理和给公众的反馈,收到越来越多支持的声音。

    2013年一年,我们接受了国家相关部门审计13次。我跟基金会负责宣传的同志讲,基金会不怕查。因为我们是怀着敬畏之心在做公益,坚持了三个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和章程底线,没有谁会挪用基金会一分钱。

    《公益时报》:可以理解为这个风波,反而给基金会带来了一些良性的影响?

    王林:现在看,我很感谢这场风波,让我们对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建设进行了反思和整改,让基金会的发展更为健康。基金会成立的时间较晚,为了赶上同行的脚步,我们迅速扩张,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正因为太急于发展,忽视了对基金会内部的管理。

    而这件事,让我们在闷头前进的道路上突然警醒,开始重视内部建设:2014年初,正式施行考勤制度,加强队伍纪律管理;通过对以往经验的总结,为每个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手册、运营手册,做到有章可循;成立了内部检测中心。通过重新梳理和整合,更新的员工数量在一半以上,队伍的平均年龄从过去的50岁变成了现在的30多岁。

    《公益时报》:现在基金会是怎样的岗位设置?

    王林:基金会现在一共38个全职工作人员,去年开始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对全员进行考核。一个项目需要几个人就定几个编,任务量根据项目及人员编制确定:一年筹款多少,救助多少个孩子,组织多少场活动,有多少篇报道,都是有规定的。秘书处会在年初和每个人签定协议。

    去年就是这样,每月的工资会先发80%,然后年底再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发放剩下的20%,如果没有完成就要相应进行扣罚。超额完成呢也会有相应的奖励。

    今年没有再实行80%和20%的方法,因为年底统一发20%,无形中增加了税收。但奖惩的机制还是有的。我们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方法。

    《公益时报》:是否考虑过进行规模、人员上的扩充?

    王林:规模、人员上的扩充,就会牵扯成本问题,虽然国家规定行政支出不能超过总支出的10%,但是基金会在成立初期就规定不能超过5%,去年的行政支出是2.98%,通过把责任细化到个人,基金会目前运作良好,也能够将更多的善款用于对少年儿童的救助。

    《公益时报》:从7月开始,您正式出任基金会理事长。那您理想中基金会的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

    王林:还没有设计出长时间比较具体的计划,目前就是希望能实实在在做事,做一些更加接地气的项目,帮助到更多的人。比较实际的目标是希望今年的筹款能突破1.5个亿。

    长期来看,我对基金会的期望是能够自我造血,像香港的“东华三院”一样,通过运作一些实业或项目,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反哺到公益事业中,我认为“造血”是一个健康的公募基金会应该具备的重要功能。

    《公益时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把机构推向市场。您认为机构有竞争力吗?

    王林:随着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的降低,基金会与主管单位脱钩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将来就没有了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区分,所有的机构都必须向市场化转变,越来越多的竞争会出现。这种市场化的竞争是非常好的,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如果没有竞争,行业就仿佛一滩死水,所有的公益组织做的项目都类似,没有差异性,没有创新性。

    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我们才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变革,机构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创新,是公益组织永恒的使命,也是我国公益事业前进的重要驱动力。

    ■ 见习记者 菅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