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自述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人物
   第13版:视觉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儿童打拐的全民总动员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自述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儿童打拐的全民总动员

    ■ 本报记者 闫冰

    编者按

    从留守儿童到被拐儿童,整个六月笼罩着一层灰色。

    6月17日,朋友圈、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突然被刷屏:“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条款,拐卖儿童死刑!买孩子的判无期!”孩子可怜的眼神,失去孩子家庭的悲痛,以及“是妈妈就转”、“有同情心就转”这样的词语,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声讨活动中,大量网友表态支持“一律判死刑”。

    但随后法学界、社会学界则从专业角度提出了不乏理性的反对声音。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拐卖妇女儿童情节严重的罪犯被判死刑重刑,在我国不是没有先例,可是争议的焦点,在于“一律死刑真的能救孩子吗?”

    理性看待这场刷屏,不难发现,这其中隐藏着人们的不安、恐慌、无奈和难过。拯救被拐儿童,杜绝悲剧发生,本来就是一场关乎公众、媒体、社会组织、政府的齐力作战。

    日前,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网络时代的打拐路径与社会责任”研讨会上表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拐卖儿童发案数不断减少,破案率不断提升,但由于拐卖犯罪流动性比较大,单靠公安部门破案如同大海捞针,“网络打拐”等新方式让社会力量参与“打拐”,为破案提供了很多方便。6月17日上午,陈士渠针对“人贩子一律死刑”的热点表态,应依法从严惩处人贩子,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坚决依法适用死刑,以震慑犯罪。不可否认,与最早孩子失踪后,家长只能报警、张贴寻人启事、单兵作战的漫长寻找相比,舆论环境正在让越来越多人加入打拐的行列:几年前的“微博打拐”成为全民话题,唤起了每个人关注被拐儿童的意识;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更多科技力量与公益相结合,让孩子失踪后的“黄金72小时”正变得有效;志愿者、公益组织与警方合作,期望建起更加完善的追踪和预警系统……

    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什么是孩子走丢后家长最快最有效的找寻方式?那些数目巨大、行踪不明的儿童,该如何被寻找?

    从某种程度而言,任何一起拐卖事件,都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灾难。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方努力让打拐成为所有人都愿意参与的一项行动,让打拐更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许是必经路径。

    先行者已经在路上。

    你可以关注

    宝贝回家

    发起时间:2007年

    相关机构: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在网上输入“宝贝回家”,会跳出十几万条信息。“帮助被拐卖的、被遗弃和走失的、流浪乞讨儿童回家”“志愿者组织”“不收费”……一些核心词汇,描述着这个网站的种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隶属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公益网站,创始人叫张宝艳,这个创建于2007年的“宝贝回家”已帮助1081人找到亲人。

    这样的坚持,源于自身经历,一次张宝艳的儿子跟着外婆外出玩,不小心走散了。几个小时的寻找,张宝艳一家人度日如年,所幸只是虚惊一场,但这给张宝艳最深的感受是,如果儿子丢了,那她也没法活。从那时起,张宝艳就开始关注有儿童被拐的不幸家庭。有时看到电线杆上贴满寻亲启事,张宝艳说:“除了痛心外,也感到忧虑。这样的寻找方式不仅费力,效果也不好。”2002年张宝艳接触到网络,意识到这是寻亲最好的途径。2006年,张宝艳辞去工作,专职做起了“宝贝回家”。

    3年后,张宝艳跟公安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她提出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的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前,已有1081人通过“宝贝回家”找到亲人,网站拥有140686志愿者和支持者,但还有19044人在寻找宝贝,有13235名宝贝在找家。

    微博打拐

    发起时间:2011年

    相关机构:儿童安全基金

    2011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网友们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舆论焦点。或许,在微博传播的历史上,这是一起值得被铭记的事件。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

    随后,微博打拐公益基金在2012年5月16日由邓飞、华楠等人发起,是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下设的具有公募性质的公益基金。

    2013年6月,由于“女童保护”项目的并入,两个项目合二为一,组成“儿童安全公益基金”(简称“儿童安全基金”)。儿童安全基金下设两个项目:微博打拐项目以“救助、关爱被拐妇女儿童”为宗旨,致力于遏制拐卖犯罪;女童保护项目以“普及、提高女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女童,远离性侵害。

    404公益

    发起时间:2012年

    相关机构:益云、腾讯、百度、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宝贝回家寻子网等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但我们可以一起寻找失踪宝贝。”经常上网的你对“404错误页面”肯定不陌生。在过去,这样的页面难逃被迅速关闭的命运,但有一群人,希望利用这些“被嫌弃”的网络资源来做公益。

    404公益最早源于国外“Not Found Project”,是由Missing Children Europe和European Federation for Missing and Sexually Exploited Children等公益组织联合发起的一个项目,他们希望利用闲置不用的网络空间发挥公益的力量:让更多人帮忙寻找失踪儿童。

    在这样的启发下,2012年益云公益、CSDN、百度寻人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等也联合推出了中国版“404页面儿童打拐”项目。2013年1月,腾讯QQ空间等多个产品也上线了附带儿童走失信息的404页面。这些儿童走失信息来自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宝贝回家寻子网等公益机构。目前,已有包括微软Bing、58同城、淘宝、蘑菇街等1100多家大中小型网站加入,总展现次数达数十万,而在微博上,“404公益”也获得了大量网友的转发、关注,而这些数据还在持续增长中。

    时至今日,参与项目的网站已超过1000个。这些曾被忽略的资源即将发挥巨大的公益力量,404页面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最美丽的错误”。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

    发起时间:2015年

    相关机构: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儿童安全科技基金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是借助当前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结合国外多个国家的成功经验研发的中国第一套儿童失踪社会应急响应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儿童走失发生时就迅速介入,通过群众互助加警方联动的方式,帮助家长尽快找回走失儿童,降低孩子发生意外的概率。

    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秘书长张永曾经是一名警察。“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会想有一天如果孩子丢了,谁来帮我找,自己会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就我的了解,真正发生失踪、拐卖这些情况后,很难找得到。”后来从警队离开,张永将开始投入儿童安全领域。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首先是在手机平台上实现社会上大部分的好人的互助。然后是与社交媒体、应急广播等合作,一旦孩子发生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发出消息。因为时间越长,找到的可能性越小,一旦需要跨地区、跨部门,就需要很大的力量,寻找起来非常难。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的手机端上,非注册用户,不管有没有孩子都可以使用,不需要输入信息,也不能发布消息,但可以收到孩子走失的信息,如果发现相关线索可以即时反馈。注册用户则需要经过身份、联系方式的认证,身份证信息已经与公安系统联网,注册后可以录入孩子信息、一键提供信息给公安部门。如果注册用户发布的信息不符合系统规则,比如虚假消息,后台会关闭用户并将此ID列入黑名单,排除出互助平台之外。

    “无数双这样的眼睛都在看,无疑会挤压犯罪空间,提高犯罪成本。即便看到了,从别人手里抢下孩子也不太容易,但汇报给有执法权和执法能力的人,是很容易也是很多人乐意做的。”张永说道。

    回家的希望

    成立时间:2011年

    相关机构: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回家的希望”一直致力于救助全国范围内的打拐被解救贫困家庭儿童,2011年成立,三年内共救助79名儿童。2013年,项目组联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联合国反拐项目北京办公室、世界宣明会中国办、央视《等着我》栏目等成立了“回家的希望寻子联盟”,创建民间寻子信息沟通平台、防拐宣传平台、救助及募款平台,为民间寻子组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