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自述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封面报道
   第12版:视觉
   第13版:专题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非市场化是大额捐赠外流的主要原因
留守儿童不能成为孤岛
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自述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封面报道

第11版
封面报道

第12版
视觉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北京的空气,这几天颜值颇高,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曾经盛大的雾霾可能全都是幻觉。同样,自2013年1月1日以来,一些城市开始“诚实地公布实时空气质量”,让憨厚而朴素的人们也产生过幻觉,以为中国的环境排放数据从那一刻走向了全面的透明。讽刺的是,环保部近日通报,有7家企业仍然在对环境监测数据公然造假。

    一个地方的环境质量,往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量:一是企业的排放数据,二是政府公布的区域环境数据。

    企业排放的数据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按照环保部门的说法,受国家直接管控的企业,其排放口都是装着实时在线检测仪的。所谓的“实时”,就是其检测到的所有数据,都可传到环保部门的网站上。所谓的“在线”,就是其24小时都可实现不间断的检测。

    但即使这样,检测数据也仍旧可以造假。原因有二,一是有些企业可以把检测数据的底值进行修改,让其永远不超标。二是由于数据只传到环保部门的内网里,因此,即使数据已经超标报警,环保局的人也仍旧可以装作不知道,因为无知的公众永远都无法知情。即使公众开始抱怨或者举报,也仍旧可以以“检测达标”来敷衍过关。

    同样令人发指的是,由各地政府属地管辖、负责检测的区域环境质量,也和企业一样,同样可以率性造假。造假的方式,一是修改检测仪的本底值,二是对检测子站传上来的数据,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平均,让其永远看上去不像真实的那么严重。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肯定在问,现在不是有环保组织在收集这些断面的监测数据,并通过手机APP实时推送给大家了吗?一些省市,不也是诚实地把所有的信息都公布在了环保监测部门的网上,任何人可在任何时候上去查看比对了吗?怎么还会有可能进行造假呢?

    细分析起来,不外乎三个原因。

    第一个缘由,是当前的检测内容就那么两三项。如垃圾焚烧厂,其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至少几千种,但环保部门安装的检测仪就检测两三种。

    第二个原因,是公众的独立检测意识还不够强烈。当今技术发达,各种检测仪都在向便携化、傻瓜化、在线化发展,商业检测公司、高校的检测平台也都非常兴盛和便利。任何人只要愿意,随时可以亲自或委托检测机构来检测身边的空气、水、土壤、噪音、重金属、温度等各种污染信息。可惜,大家对身边的环境,仍旧停留在用嘴巴去尝、用鼻子去闻、用身体去承受的状态。由于大家不主张独立检测,自然也就丧失了戳破那些监测数据造假的能力,丧失了监督政府和企业诚实排放的能力。

    第三个可能,是一些政府和企业仍旧存在侥幸心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当前被揭露出来的只是少数,更多的企业仍旧在一边堂而皇之地声称自己是绿色企业、清洁生产,一边暗地里铺设暗管、编造数据、趁黑夜和雨天偷排。

    以上三个原因总结在一起,核心的原因就是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故意进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和虚假编造环评报告的行为仍旧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新《环保法》施行已经半年了,目前尚未看到有一家企业被处罚得倾家荡产,也仍旧没有看到一家企业被“环境公益诉讼”逼迫得主动升级。在造假和排污仍旧是企业主要生存之道的形势下,肯定有更多的企业仍旧试图欺骗公众以蒙混过关。

    要改变这个现状也不是很难,只需要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接受严惩。第一个办法,是要求所有的企业实时公示其所有的污染排放信息。同时,允许企业让环保组织、周边公众自由进入参观和监督。第二个办法,是要求所有的政府部门把当地区域所有的环境信息都诚实地、明显地昭告天下,同时,允许环保组织或者好奇公众对所有的监测站、监测台进行独立民间比对监督。第三个办法,是对所有涉及环评造假、监测数据造假、排放数据造假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让其一旦造假,马上付出沉重的代价,相信这些企业权衡再三,就可能在一夜之间弃恶从良。

    换句话说,只有信息彻底公开,只有公众全面参与,只有法律严格坚挺,才是企业和政府监测数据不造假的唯一希望。

    自然大学发起人

    冯永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