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王会贤 2014年10—12月,“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亲子沟通、学业学习、课外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心灵状况,重点关注不同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地区、性别、学习、生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农村儿童来自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发放问卷2218份,回收有效问卷2131份(占96%)。从总体上看,“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的三类留守儿童占55.2%,这其中,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占33.5%。各地区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分布比例存在较大差异。 学校教师 对留守儿童并不全部知晓 主办方请教师写出自己所教班级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发现教师所写出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只占全部学生的26%,大大低于根据学生答题所推测的数量。究其原因,可能是学校教师并没有对自己学生的留守状况进行细致的统计,只是关注那些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表现比较突出的儿童。 女性儿童家中母亲外出的可能性较高 值得关注的是,在“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女性儿童多于男性儿童(约多出5个百分点,52.7%>47.3%),并且不存在地区差异,即:在女性儿童的家庭中,母亲外出的可能性较高。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习俗。在母亲所生孩子为女性的情况下,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及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并导致其外出打工,甚至与孩子的父亲离婚而离开家庭的情况。 近七成孩子 不知父母做什么工作 69.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自己父母在外所从事的工作,有14.9%的儿童反映自己的父母在私营企业工作,有5.6%的学生反映自己的父母在国有企业工作,有10.4%的学生反映自己的父母自主创业。 在1054名留守儿童中,有11.1%的学生与父母每月见面3~4次,32.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5次以上,11.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3~4次,29.4%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显然,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4.3%的学生一年中 从未与父母联系过 1045名留守儿童中,与父母几乎天天联系的学生有23.9%,与父母每周联系2~4次的学生有28.6%,与父母每月联系3~4次的学生有19.3%,与父母每年联系3~4次的学生有10.4%,与父母每年联系1~2次的学生有10.2%,与父母一年都没有联系的学生有4.3%。 按照全国6100万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测算,每年与父母联系次数少于3~4次的儿童,在总数上达到惊人的1518万。 母亲外出对留守儿童情绪影响更明显 在“迷茫指数”和“烦乱指数”两个消极情绪变量上,留守儿童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根据这一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愉悦度和平和度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明显差异。 烦乱指数和迷茫指数方面,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出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迷茫度的影响更大。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母亲在为小学阶段儿童提供稳定可靠的生存条件、增进对未来的信心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母亲外出往往伴随着父母离异,而这一事实对儿童的生存条件和未来希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其烦乱度和迷茫度的加剧、愉悦度的减少。 与父母联系的次数对农村儿童烦乱度有显著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一年内与父母联系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越高,与父母几乎每天联系的儿童烦乱度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内与父母没有联系的儿童,其烦乱度竟然小于见面次数在每月3~4次、每年3~4次、每年1~2次三种情况。说明长期与父母不联系使得儿童的情绪状态受父母的影响减弱。但其中所蕴含的亲情的缺失可能是更为深刻的,而且是难以弥补的。 本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与非留守儿童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消极情绪方面,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主要受到学习方面和留守状态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一结果,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导致困难或挫折的外部突发事件中,个体的不同应对方式对自身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调查中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困难或挫折情境中的应对方式,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不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差异,而且可以为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提供一个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