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08版) 观点 冯永锋:互联网+民间公益还差点什么? 昨天有一个村里的朋友通过互联网给我发来饭局的邀请,互联网要加上的小伙伴越来越广泛了。然而放眼中国的民间公益,似乎久久没有醒来,互联网都架设到家门口、手底下了,这个行业还在等什么呢? “微公益”加“宣讲” 这两年众筹网站开始火起来。众筹网、路人甲、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优酷公益、微信红包、淘宝宝贝、支付宝红包等,则足足地给了草根公益人士筹资的无限想像。 工作众筹化,似乎考验的是“人脉资源”:一旦开始想要筹集上那么几百元上千元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的朋友圈、QQ好友群、“粉丝团”里的亲戚朋友们个个都没那么好说话了。于是,大家迅速哀叹,没有人脉,做不了“互联网筹资”。 其实真的不是那样的。以我的经验,互联网筹资,挑战的恰恰不是熟人,而是“陌生人”;互联网筹资,真正诱人的不是传播的便利,而是项目本身的说服力。 由此,如果一个人想做的事没有说服力,他的人脉再广,得到的支持率也将极低。出于同情和出于怜悯的支持,终将是少数;出于敬佩出于协作出于无私的援助,才是真正的“捐款人”。 线上的众筹容易让人沉湎于简单的刷屏。而中国民间公益界一直没有打开的门是线下的宣讲,无论是进学校进机关,还是进企业进社区,无论是面对熟人还是面对陌生人,都鲜有人去开拓和尝试。 如果说互联网给工作众筹化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但也可能让民间公益界更加的逃避。好像有了互联网,一切都可以在线解决。其实,如果你是一家警醒的公益组织,你这时候更应当做的,是开辟线下路径。 从追逐走向“填补空白” 互联网给基金会尤其是民间基金会带来了众多的挑战。这里之所以刻意强调“民间基金会”,是指那些愿意与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更多合作的基金会。 民间基金会、服务型基金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得更好,如何主动出击,如何填补空白,就有好多说道可言了。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两种。一是一些优秀的非公募基金会,注重支持机构运营和人力成本。二是一些公募基金会,愿意支持“精彩的人做精彩的事”,因此,开放其公募牌照,充分与互联网平台协作,让无论是草根个人还是草根组织,都可在第一时间发起自己的众筹。 但显然还可以做得更多。因为,中国公益处处是空白点。 过去,服务型基金会的极致,是寻找到社会上已经显现的公益苗子,对其进行贴身型、追逐型的资助。显然,这已经做得够好的了。但这样满足的,仍旧只是极少部分公益人的需求,而不是公益的真正需求。 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有公益组织。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追求,而是公益本身的需求。就拿我相对熟悉的民间环保公益领域来说,中国的草根环保组织发展至今,全国仍旧有至少一半的省份没有真正的环保组织。全国至少有90%以上的地级市没有真正的环保组织,全国至少99%以上的县级市没有真正的环保组织。但可以肯定,中国所有的地方,环境都是在崩溃中的:垃圾入河、污水遍野。 如果在这时候,真正有追求的基金会,与真正有追求的草根公益组织联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展开“公益空白点填补战”,也许有可能更大规模地带动民间公益业的大发展。 (作者系自然大学校长) 褚蓥:大势将催生“共享公益” 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概念,是在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对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作用的深入解读和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后,各界对“互联网+”的讨论不断出现,唯独公益领域对“互联网+”概念的讨论极少,即使有探讨也基本停留在传统网络捐赠的层面上。这一状况令人忧虑。 关于“互联网+”,最近,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有一段精彩解读。他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指的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两者之间只是物理式的组合,解决的是既有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一组合本身并不会带来传统产业的质变。比如,早先的“滴滴打车”,解决的是打车难问题,但打车的需求和出租车的供给是既存的,并不因滴滴打车而改变。 所谓“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新改造。其在融合了传统产业之后,对客户需求进行再造,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这一组合是化学式的质变,会带动一个新的产业的出现。比如“优步”,提供的是专车服务,而且将专车服务的重点放在了共享之上,即将社会闲散车辆利用起来,为有需求的人们提供服务。这也就是著名的“共享经济”的概念。又比如去年很火的同城快递服务,用的是顺路的人们稍带邮件的模式,走得也是“共享经济”的路子。 所以,“互联网+”这个概念是对传统互联网信息传输服务的一种超越,是运用互联网解构传统产业,带来社会经济的增量发展。是对人们消费场景做出重新构建,也即对“共享经济”的一种深度发掘。 那么,“互联网+”是否可以运用于公益行业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一旦“互联网+”进入公益行业,也将发挥解构传统公益行业的作用,带来公益行业的质变。 传统公益人在使用互联网时,无非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传播载体,即向公众传播各类公益信息。比如,业内目前十分流行的互联网募捐,就把互联网当成一个推销公益项目的载体,吸引公众关注和捐赠。而要想吸引公众的眼球,就必须把公益组织的项目搞得足够“劲爆”。因此,在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类“耸人听闻”或“催人泪下”的个案。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癌症女孩”或“贫苦家庭”之类的个案因为触目惊心而募得大笔善款。 但在“互联网+”大势下,这套做法将玩不转。在“互联网+”大势下,什么样的公益才是主流呢?一定是城市社群内的互助公益活动。这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大势下,公益将不再停留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将深入城市社群之中,以满足社群的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为要旨。 比如,笔者曾见到某个城市互助项目,A家富裕,B家贫困,但A家因为工作时间紧,下班晚,没空接送放学小孩,B家有空闲。两家通过该项目的网络平台了解对方需求后,达成互助关系:A家定期付给B家一部分费用,B家代为接送小孩。 这一项目虽然也是传统的扶贫项目,但却达到了传统扶贫项目所无法企及的几个效果:第一,摆脱了单纯的资金救助模式,让贫困者自力更生;第二,立足于捐赠人现实需求,改变了捐赠人无偿捐赠,动力不足的尴尬;第三,超越扶贫本身,重塑城市社群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实现了更高价值的社会效益。 所以,在“互联网+”大势下,传统公益这一模式也将被解构,而一种全新的立足于城市社群内部的公益模式将出现。这种模式将协同社群内外的各种资源,以更为有力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数字 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报告出炉 专业技术成为制约因素 ■ 本报记者 王会贤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NGO2.0进行了第四次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本次调研共收集到569家组织答卷,有效数据547家。 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547家组织中,95%是2000年后成立。2013年的组织增长达到了46%,成立于2014年的组织最多,这也显示了近两年社会组织放开登记的政策效果十分明显;参与调研的公益组织工作人数在4~10人的最多,占39.35%,其次是30人以上的占22.02%;2014年度收入方面,0~1000元的组织占22.74%,10万~50万的占20.40%,100万以上的占17.87%,这是三个最高的比例。 技术提供:兼职人员、志愿者和没有人 在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中,只有19.02%的组织有专职技术人员,35.51%由志愿者提供,26.09%是兼职,还有19.38%是“没有人”。所以,在互联网使用限制的因素中,“缺少互联网专业人员”这一原因占73.49%,但仍有21.39%的公益组织认为使用互联网未受到限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限制因素则是“缺乏移动终端使用技能”,占44.79%。 受访组织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传播是“提供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37.43%)。这点从在传播、营销策略和计划上可以看出,没有“正式的计划,仅有些要点”的公益组织最多(31.32%),有20.88%的组织制定了2015年的计划并已在团队通过。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0.67%的公益组织需要“捐助计算机等设备”,可见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 被重视的和被忽视的 在2015年的传播渠道中,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48.08%的公益组织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纳入2015年的传播战略中,其次为即时通讯工具(37.84%)与官方网站(31.26%)。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传统渠道的重要性降低。 在2015年的传播战略目标中,60.69%的公益组织选择了“建立组织或项目品牌”。“争取新的捐赠者”、“争取新的志愿者”和“运营微信账号”也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绝大部分的组织对“维护已有志愿者和捐赠者”(16.64%和6.58%)缺乏关注,而这两项工作正是建立一个健康活跃的在线社区的关键所在,只有留住了已有的志愿者和捐赠者并将他们引导到在线社区,机构才能通过社会化媒体建立和传播自己的文化及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不注意维护已有的志愿者和捐赠者说明了这些组织尚未充分理解社区建设是社会化媒体传播策略的核心。 有而不用 略等于无 调查中,38.71%的公益组织很少更新机构网站/微博/微信公共号;而18.15%的组织甚至从不更新。虽然许多机构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新媒体传播工具,但他们尚未将其纳入机构战略中,尚未做好长期维护工作。而不更新内容的网站不仅无法建立在线社区,更是一种精力和金钱的浪费。这说明公益机构在传播策略方面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 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公益组织使用分析工具去分析所发布内容的访问量,这说明公益组织对数据分析有一定需求;只不过组织对各类分析工具还不熟悉,比如分析微信浏览量数据的机构很多,分析微博和官网的就很少。这意味着公益机构在了解、使用更多分析工具,了解自己在线传播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在线募捐平台逐渐受到中国公益组织的欢迎。略多于半数(52.02%)的公益组织正在使用募捐平台。这同时也说明了募捐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使用过募捐平台的公益组织中,线下捐款仍然是主要的资源获取渠道。在互联网资源获取渠道中,微信与腾讯公益平台两个渠道较多被公益组织使用。 在通过互联网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社交网络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绝大部分公益组织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项目进展(91.04%)。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比西部在复杂技术工具的应用上更加熟练;西部更加依赖于从网络获取资源。 然而,从平均数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经费不是决定互联网传播能力的主要因素。5~10万经费规模的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最强。年度收入在0~1000元的组织在本次调研中最多,占到了22.74%,但是它们的传播能力不弱。 通过与上一年度调研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在线渠道定期公布机构财务状况的公益组织占56.31%,高于去年的46.42%;本组织有固定的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合作伙伴的占55.76%,高于去年的37%;有20.29%的公益组织经常接受媒体邀稿或专访,去年的数据是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