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除了经济发展,城市生活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舒适和便利,是更加美好,而不是更加紧张。在世界著名的自行车之都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短暂逗留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城市发展和公共空间规划的差异。 安全的公共空间令城市更有活力。在一个叫De Achthoek的地方,我们看到一群小孩子在机动车道边的一片开放空地上玩耍,一开始我们好奇他们白天为什么不在上课,后来发现那个没有围墙的空地就是学校的一部分。老实说,这里车流量并不大,但这样的场面放在国内,家长们恐怕也要和校方好好交涉一番了。 而在另外一个有趣的场景中,一个宽敞的桥面成为了游客和行人歇脚、聚会的休息场所,画面和谐温馨。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样一片路面在国内恐怕会被用作停车位或是临街摊位。这样的反面例子不是没有——广州的海心沙花城广场,平日白天真的仅仅是一个景观,并没有活跃的社群和本土的人气,仅仅提供“到此一游”的拍照背景供游人享用。可能我们都知道或者曾经过花城广场,但真正在里面停留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能留下一段故事或者回忆了。 另外,许多从事城市规划的朋友常常会强调土地利用的多样性。正如我们合租的办公室,在白天和上班的地方,晚上是经营的茶馆、咖啡厅,深夜还可以提供给朋友借宿。这样一个空间为有需求的人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空间效率,节约了城市资源。 我想引申出来的讨论是,如果公共空间是安全的、多元的,那么这片土地一定会更有活力。 在荷兰,没有围墙的地方,不仅仅是互联网,很多公共设施、土地都是开放的,连地铁和火车站,也没有繁琐的审查。也许在荷兰,人们的逻辑是,如果这是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区,人们会相互间自行监督。同时,这样的开放空间促进了交流和互动。如果我们提供了让人们表达的空间,人们是否还有必要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呢?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放上隔离,架构了很多封闭的空间,建立起有形和无形的墙,也逐渐地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隔离和封闭。 城市不应该只有水泥建筑。我们所认为的城市化应该是怎样的?高楼大厦,还是各种先进的科技?在阿姆斯特丹,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在这座城市,不但树木成荫,并且随处可见许多野生动物,当然以鸟类和禽类为主。走在这个城市,就恍如置身一个大花园一样,让人充分感觉这是一片生活之地。 让人反思的是,国内的城市化和GDP是以基础建设来带动的,造成高耗能和高污染,并且不可逆。而原生的动植物都被我们搬到动物园、植物园里,街道上只有整齐划一的造型树,像是设计者的游戏场景。我们真的还要继续走这条路吗?我们真的还缺乏模板式的城市吗? 城市,不是器具的集合,更不是建筑物和机动车的集合,应该是人群的集合,而人群的集合,自然状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交通优先权的考量。在阿姆斯特丹,自行车的行驶权利绝对是第一位的,然后是行人和公共交通,最后才是私家车。如同许多欧美国家一样,行人和自行车在横过马路的时候,公共交通和私家车是会主动避让的,而行人走在自行车道上,也是要礼让自行车的。 除了道路使用者的互相礼让,更重要的是城市设计——通过各种方式让不同道路的使用者安全使用道路。 首先,是在道路规划上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路权。其次,通过设计实现交通合理化。比如,我见到一段路面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划分是这样的,行人道是砂石路面,自行车道是沥青水泥路面,自行车驶上砂石路会很不舒服,自然而然引导了这两部分出行者。而在我们所经之处,机动车停车位总是位于人行道与自行车道之间,或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之间,很少完全被设计在道路上,一切以不中断道路通行为原则。同样的,减速带的设置也很巧妙——一个比较大的缓坡或者中间一个凸起,既不影响自行车和行人通过,但会让机动车稍微减慢速度。 提倡绿色出行,这个口号我们经常说,其实也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做而已。当然,要明白到,这肯定是非此即彼的过程,一个对自行车友好的城市不可能同时又对机动车友好。在天平的两端,要么我们今天主动去选择,避免明天的崩溃,要么等到崩溃那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我们都生活在城市中,但什么叫做城市,恐怕我们要重新定义了。 拜客广州总干事 陈嘉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