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地方动态
企业突击六一捐赠 踏破公益团体门槛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06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企业突击六一捐赠 踏破公益团体门槛

    节日扎堆捐赠更多满足的是捐赠者的意愿

    南京民间公益人士红林(化名),一直为贫困家庭儿童提供帮助,不过,随着儿童节的临近,越来越多企业家正踏破门槛,承诺可以给自己资助的学生送书包和画册等物品,唯一要做的是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捐赠活动。不过,红林女士对于所有“突击”挤上门的捐赠一一婉言谢绝。

    红林女士在儿童节前所遇到的尴尬,正是不少知名福利机构、民间慈善人士所遇到的新困惑,“秀场式”关怀让很多民间公益人士内心复杂,他们担心,此举会对受助孩子心灵有负面影响。

    书包糖果齐涌来

    企业踏破公益团体门槛

    儿童节前夕,随着人们公益意识的提升,一些民间公益人士和企业自发地向家庭贫困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一份爱心。

    不过,一个新问题却摆在专门帮助贫困家庭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福利机构、民间慈善人士的面前,六一前,糖果、书包、衣服等各类捐赠密集涌来,各类捐赠会一天能办2~3场,受助儿童不堪重负。“每年的重大节日前,特别在六一儿童节前,很多企业及市民都会找到我,希望能向我帮扶的两三百位乡村小学贫困孩子提供更多的帮助。”专注于南京及周边乡村小学贫困生帮扶的博爱e家负责人梅霆女士表示,虽然非常欣喜地看到,企业家和很多爱心人士对于贫困生群体的关注,但发力过猛的做法,可能并不是自己想看到的情景。

    城北一家通过网上搭建爱心资助平台的人士称,儿童节前,两类资助特别多,门槛已被踏破,一是,企业家特别积极,他们期待我们能组织20~30个贫困孩子,组织一场受赠大会,给予他们书包、文具等帮助。二是,一些市民也会联系到我们,希望贫困孩子能去自己家生活两天。“如果不经审核,不少孩子能被重复捐赠数十次。”

    过度“被关心”

    可能会留后遗症

    南京一位公益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一些学校也发起关心贫困学生的六一爱心活动,虽然出发点非常好,学生家长也纷纷通过QQ、微信联系到我们,但面对如此的积极性,给公益团体带来了不少压力,“因为我们不好拒绝别人的爱心,密集的礼物和捐赠,总不能重复送给同一批孩子。”

    “我们近期就婉拒了不少好意企业和个人。”梅霆女士阐述了原因,在5年多对乡村小学的贫困学生长期跟踪中发现,贫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如果在六一期间高频率地让他们抛头露面,接受各类企业和爱心人士的馈赠,会让他们的这种不自信感更为加强,一些企业和个人对于这个群体献爱心,可能并不了解贫困学生内心真正需要什么。

    此外,梅女士说,前期就有爱心人士准备带20个贫困生住进博爱e家的志愿服务者家庭,“虽然,我们也知道这种活动对企业和民间公益组织的声誉有正面影响,但我们却毅然拒绝这样的活动,因为,从山里来的贫困生,虽然能短暂感受到大都市的繁华和寄宿家庭的优越条件,但毕竟他得回到生长的地方,这样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这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副作用甚至留下后遗症。”

    公益者的心声

    缺的不是钱而是热度能持续

    “我们真的不缺钱,而是需要能够将儿童公益事业坚持办下去的人。”南京一位公益人士昨日表示。他指出,现在想来捐献的企业和个人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公益慈善路上,企业和个人也会有自己的考虑,往往刚开始很新鲜很卖力,但“耐心”却不行,要他们真正出力的时候,却很难完全依靠得了。

    梅霆女士也感叹,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专门过六一,不如平时继续努力,让他们能天天过六一节。在公益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缺的往往真不是资金,而是能够持续坚持的人,她告诉记者,随着博爱e家推出的万花筒课程、爱心直通车等服务项目,拢聚了南师大、爱弥尔等学校或机构的支持,但还是很缺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义工。

    此外,多数服务贫困孩童的公益人士称,对于受助孩子,直接送礼物送钱未必是最合适的,他们说:“我们会有意识地在乡村小学举办朗诵等活动,让很多孩子一起参与,同时重点关照受助的数十名学生,让他们能够通过比赛获得奖励,这样更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

    (据《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