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趋势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人物
   第13版:视觉
   第14版:国际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官私合力 兼济百姓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趋势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国际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05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观明清时期温州慈善公益:
官私合力 兼济百姓
荒年赈灾建设义仓养老育孤慈爱天下救济贫困助学寒士筹建医院救死扶伤善行风气遍布民间

    清“会典标名”牌坊,为表彰陈遇春倡设文成会而立

    温州古称瓯越,叶适等人所倡导的“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观点,长期影响了温州人的思想和行为。经过两宋开门办学的文风洗礼,读书人的队伍日益扩大,人心向善的风气深入人心。到了明清两代工商业日益发达,社会日益趋向稳定,官民合办慈善成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提倡,慈善的设施更加完备,各类慈善机构规模日渐壮大。特别是地方开明绅士和财力雄厚者的参与,慈善事业发展很快,他们的言行成为民众的楷模,一时成为民众口口相传的佳话。

    而作为民间慈善力量的标志,市区内的红日亭也成为温州的“慈善地标”,本报第2739期16版也曾以《温州红日亭:施粥传统的当代延续》记载了温州人乐善好施的历史传承。

    温州是水乡,河流纵横交错,桥梁接通河网。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当时城内桥梁就达150余座,及全县52都共420座桥梁、18津渡。仅城内就有半数以上的桥是乡民筹资修建或者重建的。

    城内如敬亭桥、安丰桥、洗马桥、打锣桥、天高桥、安仁桥等27座桥均系清同治年间当时邑人筹资重建,有的桥就是以出资者的姓命名,如:宋公桥、高公桥、周公桥、木施桥等。

    城内的小高桥,宋时建,年久失修,到了清代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百姓行路困难。百年老店叶德昌创始人、邑人叶锡金、孟璜、李全英捐千金而重建。三十六都的滕家桥是明代小木桥,木桩腐朽,岌岌可危,叶锡金捐资重建,还置田40亩,收入作为每年修桥费用,托当地人进行专管。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夏,温州遇台风强降雨,风雨交加时间达十天之久,冲垮了蒲洲八字大埭,这座大埭是温州的重要水利工程,永嘉、瑞安两邑的万亩耕地全赖此埭灌溉,邑民叶品金筹资二万余两,其叔父叶冠瀛、叶箐莪鼎力相助,众乡亲合力重修大埭,此举惠及后人。

    龙湾河网较阔,当地吴姓大户置义渡两只,便于老百姓往来搭乘,后来因为年久,义渡船损坏无法使用。当地一些船户趁机霸占码头,勒索往来百姓,以致经常发生超重致使船翻人亡的事件,民怨沸腾。清道光十年(1830年),年老长者向永嘉县府反映,知县刘邦彦召集当地乡绅公议,大家纷纷出资,恢复义渡,方便百姓,为了杜绝后患,特立《义渡碑》告诫乡民扬善惩恶。

    温州又称“七山二水一分平”,山区老百姓外出要翻山越岭,山道崎岖,明代旧志称“溪河各乡,民无病涉,皆好义者为之。或独建,或众建,修复创始之功不可没也”。永嘉溪口,位于楠溪江上游,东有虎山盘踞,南有苍峰耸立,因年久山道失修,草长道没,过往的樵夫山客、客旅行商哀叹步履艰难。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邑民刘文统堂房兄弟四人倡议重修古道,当地的富户,以及原籍溪口的商贾纷纷解囊相助,最后助成善事,刻《苍峰岭路碑》表彰。

    对于这些善举,明清官府往往树碑送匾表彰,树立行善者的良好形象,达到扬善惩恶的社会作用。

    荒年赈灾建设义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州是个台风旱灾等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即使在明清太平盛世时,政府也是“耕九余三”,以防患于未然。所谓义仓,就是当地的绅士及有钱人出粟麦储备,以防凶年。

    清咸丰年间,市区有永余仓、社仓、广丰三仓、县义仓等9所。为避开旱涝灾害,在官吏和地方绅士的倡导下,最鼎盛时期仅城区各类义仓多达14座,如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米业义仓”就是市区各米业捐建的,建仓21间,每间储粮500石。乡绅们还选出董事、经理、出纳等予以管理。

    清代同治年间的“新旧社仓”规模最为庞大,它是西溪巡检翟志叡与地方绅士一起捐办的,老社仓共5间,设立在府前街,后又增加新社仓7间,各都均设分仓,加上乡十六都社仓4间,十七都社仓6间,总数量达上百间,共储谷物二万余石。

    明清两代政府重修文庙、府学、县学及各类庙宇,集中推行社会教化,崇尚文明,劝人为善,鼓励民间绅士出粮赈灾。官府往往用“义民”、“义门”等匾额使行善者获得荣誉,或授予“义官”、“散官”等虚衔,或减免徭役,从而让行善者成为老百姓敬仰的对象。

    养老育孤慈爱天下

    温州养老育孤的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就在来福门外设立养济院。市区的育婴堂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设在温州市区惠民桥附近,为抚养被遗弃婴儿所设。它是由知府金洪铨首先捐俸禄,乡绅梁春、蔡宏勋、邵世录等劝捐得银2412两,择地建房99间,同治十二年又增加50间,为温州规模最大的育婴救济场所。并且创建牛乳哺婴章程,故存活者众。

    至清乾隆年间后,温州所属四县(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均设立育婴堂或救婴局。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永嘉育婴堂碑记载:由于育婴堂建筑已88年,屋漏墙塌,颓败不堪,知府刘煜准备予以重修,恢复旧规。平阳籍贡生杨德音闻知此事,马上捐出400亩良田以充公用,又定下每年交租谷钱四百八十千文以助育婴堂食用之需,并且将田亩、岁租、粮额清册存府。知府刘煜书“继善保婴”匾额,以彰显他的善事。清光绪元年(1875年)还创建了恤嫠局,太守邹溥仿照省城清节堂条规,酌量变通分别给寡妇、年迈的妇女以每月资助生活费。

    救济贫困助学寒士

    我们今天在《温州文献丛书历代碑刻集》中看到的材料,里面设计的有关祠堂、私塾、书院、公学、义塾、学堂大多是地方绅士捐款,如:平阳的社学,原址是系明代刑科给事中鲍辉家的私塾,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其后裔鲍王辅捐出改为义塾,以帮助贫苦子弟就学。

    如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楠溪学堂,共32人捐了1000余大洋,最多的600块,最少的2块,还有一人捐献了27块玻璃。

    清嘉庆九年(1804年),邑人陈遇春集捐资2800两银子,存典生息为资助贫困学子乡会试路费,故名之“文成会”、光绪初年创办“武成会”以及“永场梯云会”、“南乡文成会”,都给贫困的学子带来莫大的好处。

    筹建医院救死扶伤

    清末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温州的医疗行善开始从个体行为逐渐走向集体行善。过去大多是一个名医在家以行医来行善,救治贫困百姓。到了清末,开办医院成了当时的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清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陈虬等人创办温州首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医院“利济医院”,其医院的院章就有“减润应诊,以其广道便民”。

    清光绪五年(1879年)署同知郭钟岳倡议设立惠民药局,于每年3月15日至9月15日,设局3所,在城中府城隍庙、城西北的三港庙、城外大南门天后宫,各延医生邑人到局施诊。如果就医者确系赤贫,医生在处方上盖印,患者可持方免费取药。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基督教会创办的白累德医院将温州医疗慈善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峰。医院分初诊、复诊、急诊、免费四种,免费项目是针对穷人而设立,后来由温州工商界联合创办的“普安施医施药局”更是以“专以施医施药救济贫病者”为宗旨。

    善行风气遍布民间

    温州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善经商、讲实惠的优良传统可谓远近闻名。温州人正直勇敢,能忍辱负重,性格上大开大合,奇正相倚,民间素有仗义疏财,救人于解悬之急的优良传统。温州人讲义气,重感情,更重民族大义。温州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文化心理结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征象。地域文化造就了温州人,也使温州人在中国成了特殊的群体。

    温州历史上就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地方文化的潜移默化,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温州百姓乐善好施的民间习俗和邻里相互帮衬成了传统。修桥补路,造亭为民避风雨等积德行善,在人们中口口相传。每逢夏季遍布山野平原的伏茶点、放痧点及冬季的施粥点就是草根行善的集中体现。到如今遍布温州的大街小巷,展示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如伏茶点现象就是一种善行的积累和心灵的净化。“温州好人,善行天下”之一善行已成为温州新的风景线,也成了世人关注温州的亮点。

    (据《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