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慈善家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如何看待信佛与做公益
劝募师来了,劝募顾问呢?
我们要做筹资笨小孩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封面报道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慈善家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04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如何看待信佛与做公益

    前些年,我的两位朋友分别捐款40万元和20万元,建了3所希望小学。在接触中,感觉到他们态度是朴实的,这种付出是发自内心的,没有提出任何宣传回报,其中一位在开始时连冠名都不要求。这两位朋友确实比较富裕,有各自的公司,他们强调只是做点善事。

    我去过他们的办公室,两人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书架上摆着一些佛学方面的经书典籍,都在墙上挂着佛经(书法作品),一位挂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另一位是《妙法莲华经》,均属大乘佛经,可以看出他们信佛或者在研究佛学。这里稍微啰嗦两句,大乘佛教强调的不是救自己,而是救一切众生,使他们超越烦恼、超越痛苦,达到快乐、健康、清净的境界。佛学虽然不免深奥晦涩,即使是佛门弟子也不是能够轻易参悟的,但一般人还是能够理解到修己、行善等层面的。信佛也好,用佛的思想指导自己也好,这两位朋友所做的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了贫困地区发展教育。

    什么动力使他们有此善举?佛教的度己度人,也遵从着由己及人、利物利人的信条。如果撇除宗教因素,以事物的联系关系来看,那也就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相害相损、互惠互利而已。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要用宗教思想统领呢?也许每个信佛人的深刻追求是不同的。只想到自己好、自己得,那就会欲壑难填,恶行恶报;自己过得好,希望他人也好,就能够伸手助人,善有善报;希望自己成为拯救世人的人,那就上了另外一个层次,那就福报无边。积极的宗教往往会使人往更高层次上追求,但又不是能解决所有实际问题的金钥匙。真正的动力可能还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还是人们根本利益、理想的一致性使然。

    什么想法决定他们的“功德”方向?信佛的人我见过许多,但捐款建学校的也就见过这么几个。事佛礼佛当然是信徒的愿望,是修行的过程,但佛是要普度众生的,光有豪华的大雄宝殿,恐怕是庇护不了几个人,光有对佛的顶礼膜拜,恐怕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少地方村小、教学点学校急需改建,有的还是土墙泥顶,还有许多最该帮助的家庭困难的孩子。由此看,这两位朋友的功德修行,大概不仅仅要体现在金碧辉煌的寺庙,而是更多地想到芸芸众生,才决定捐建学校的吧。

    资深公益人

    崔子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