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虽然是周六,思明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上班。作为一名面包烘焙师学徒,他需要在8时30分前赶到丛云路上即将开业的“麦子烘焙”面包房,与同事们一起进行产品调试。每次上班他都会选择B18路公交车,妈妈严瑜告诉他,这辆车准点直达,不容易迷路。 思明今年25岁,他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成为一名面包师。与“麦子烘焙”的其他“大小孩”——智力障碍员工一样,思明也十分渴望变成一个能独力养活自己的社会人。这个梦想,正在“麦子烘焙”里静静发酵。 他能记住复杂的按钮 麦子,寓意成长与希望。“麦子烘焙”面包房是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一个项目,以建立社会福利企业的形式,为智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目前,麦子烘焙里共有7名智障学徒,2名社工。门店的营业执照近期批下,酝酿半年的“麦子烘焙”即将开门迎客。 早上9时,面包房忙碌的一天开始。为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增加品种,员工每天都要进行产品测试与研发。 “我负责做甜面包,用红豆馅,将白色面团搓圆,要用力搓!”思明用两手在空中比划,向记者解释他最拿手的红豆面包制作。 赵峰在一旁认真听着思明的讲解。对于红豆面包制作的那些繁复步骤,他总是没办法记住。但让他自豪的是,麦子烘焙的所有面包都要经过自己操作的烤炉才能完成。在7名学徒中,只有他能够操作这台有几十个按钮的巨型机器。 “严厉”的社工老师 在麦子烘焙,社工张老师将面包制作分为配料、搅拌、搓圆、烘烤、包装等多个步骤,按照每个学徒的能力与兴趣进行分配。她知道,能否将工作进行合理拆解分配,是学徒们能否坚持整天工作的关键。 “如果安排到无法完成或不感兴趣的岗位,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甚至放弃工作。”为了让学徒更好地理解各种岗位,张老师还计划做一个工作分配表挂在面包房的墙上。 在面包进入烤炉之后,学徒们都自觉开始打扫,清洗烤盘、拭擦桌子,一切井井有条。对于7名智障学徒来说,做到这样的程度,要克服的困难其实非旁人所能想象。由于忘性大,社工老师需要在一旁不时提醒。 “从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到一个密集型的、相对封闭的工作空间,他们情绪会有波动,也有不能控制的时候。”回想半年以来的培训,社工李壮十分感慨。 在学徒们看来,李壮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我们前期需要很严厉、很正规地去引导,是希望他们以后能不走弯路地独立。”让李壮开心的是,现在学徒之间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比一比谁的工资更高,谁的面包做得更美味。“如果他们独立了,我们就可以‘告老还乡’,继续去做其他服务工作。面包房真正的主人是他们,而不是我们。” 面包房是社企模板? 麦子烘焙并不是国内首家以智障人士为主要员工的面包房。南京的爱德面包坊已经在闹市开了两家门店,曲奇与马卡龙的出品受到一众“吃货”赞赏,而台湾的BOSKE咖啡面包坊也以十多年的悠久历史与优质出品赢得顾客信赖。事实上,麦子烘焙在开业前就专门到台湾“取经”,学习同类社会福利企业的运作经验。 开门店、做咖啡、上超市货架、做周边产品……这是同类面包房的发展路径。麦子烘焙也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而现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稳定面包产品的质量。 由于麦子烘焙的社会捐助资金只能维持一年,一年过后,面包房需要每天销售800个面包才能实现收支平衡。现在面包房的产量大约为每天一百个,如何增加人手、提高品质,让每一名员工倍感压力。 就在此时,12点钟声响起,烤炉里开始飘出欧式面包的香甜味道。放下手中的清洁工作,思明跑到烤炉前,透过玻璃看着里面的白面团正慢慢膨胀,变成金黄色的红豆面包,他满意地笑了。“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面包大师傅,我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香软面包简单梦想 面包出炉了!在窗外一丝和煦的阳光照射之下,法棍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让人忍不住大咬一口。内层的白面包柔软香甜,烤得酥脆的外皮掉了一地。眼前的这批刚出炉的面包,经过了家骏的细心配料、思明的搅拌搓圆、赵峰的精确烘烤……与大家围在一起分享成果时,每个人都尝到了梦想的独特美味。 做面包好玩吗?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思明马上严肃地回答:我是这里的员工,到面包房是来工作,而不是玩。 自己坐车上下班、做一个双层巧克力蛋糕、发工资的时候请妈妈喝早茶……在麦子烘培里,他们每天辛勤工作,手中的每一个面团都是一个简单梦想的诠释。人们也许不能从言语中了解他们的世界,但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可以找到全部答案。 他们是智障人,他们是面包师。生活总是这样,关上了一扇门,又为你开启一扇窗。 (据《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