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1年的时候我在《南方周末》做记者,那时候《南方周末》如日中天,我们监督权力、监督贪腐。2004年我到《南方都市报》做新闻评论,抨击那些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制度,我们要改变制度。但是到了2008年的时候我陷入彷徨。 一次,我和媒体人梁文道吃宵夜,他跟我说他不写评论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五年前写的文章,到现在发表也不过时。我们以为我们有力量,我们能行动,我们能改变,但是五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改变,我们在退步。” 2009年,我带着彷徨到北京工作,在那一年我遇上了现在的合作伙伴师曾志教授,当时她是北京大学公益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我当时已经很彷徨了,觉得做了这么多年的记者和评论员,没有力量,我们要行动,怎么行动?师曾志给我指了一条路:“我们来关注公益。” 那时候我们两个人是公益外行人,但是我们发现公益组织对中国未来的转型发展非常重要。但是这个行业又非常弱势,当时政策方面也有种种的限制,民间还有很多误解。老百姓都说做公益不求回报,那公益人不吃饭了?不要娶媳妇生孩子吗?我们要从外面进入,改变这个行业。 我们光靠行业自身很难改变,不能突破,一定要把社会上其他行业做公益传播的人吸引进来,让他们关注参与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会改变。我们办一个培训班,挑选一批对公益感兴趣的媒体人,把他们弄到一起培训。通过培训,让这些媒体人关心公益,更重要是形成一个共同体。一个记者觉得“我很弱小,做不了什么”,但是到一起,就成了一个组织了。 当时还没有安平基金,我们在北大公益社会研究中心基础上办了第一期培训班,2012年、2013年,我们连续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了很多学员,包括现在做公益做得风生水起的邓飞、孙春龙,都是培训班伙伴。 2013年7月,又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当时云南省委书记想做关于公益的社会改革,把我们公益界很多人都请过去了。我们白天开会,晚上在一起大排档就聊。做培训班固然可以一年影响30个记者,但是有没有一个方法,让整个行业的记者都关注这个事,其实有,就是做评奖。所以在2013年的7月,我们在北大平台做一个公益传播奖,奖励那些参与公益传播和公益行动的媒体人。后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邀请我们成立安平基金,我们就有了平台,有了自己更多的故事。 培训的时候,我跟大家说我们今年的安平奖要办了,但是还没有筹到场地和奖金,当时培训班的一个学员就说帮我们筹款,去年给我们筹来了150万的奖金。 我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是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故事当中。每个人很弱小,团结在一起,汇聚成一支力量,就能有所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