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06版: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07版: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08版: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10版: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11版: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12版:新闻
   第13版:社会创新
   第14版:益言堂
   第15版:寻找慈善传统
   第16版:
IBM企业责任报告面世
和睦家中国医疗基金会 关注贫困儿童医疗救助
融创绿城平板支撑公益行启动仪式落幕
“免费大学”持续发展的模式创新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06版
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07版
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08版
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10版
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11版
第十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社会创新

第14版
益言堂

第15版
寻找慈善传统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免费大学”持续发展的模式创新

    2011年,华夏管理学院提出了创办“免费大学”的概念,以“特优、特长、特困”生为招生对象,对所有的学生免除学费和住宿费。

    如今,三年过去了,“免费大学”办得怎么样了?它还能持续下去吗?

    学历仍未被认可

    但毕业生不愁“嫁”

    对于大学而言,文凭和就业无疑是学生最为关注的内容。

    据学校创办人姜岚昕介绍,目前“免费大学”的文凭还是没被国家承认。学生毕业时学校会颁发华夏管理学院毕业证书,证明学生求学经历,方便学生求职。

    而对于学生的求职,姜岚昕则颇为自豪,“百分百就业率,我们的毕业生很抢手,需要企业提前来预订。”

    原因在于在办学之初,学校向数百个企业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等,还同一些企业签订了协议,进行人才的定向培养。

    “今年想订3个学生毕业后去公司工作,但学校就业处告诉我们已经没有可订生源,明年我们会早点来。”浙江台州一家企业老板在“免费大学”成立3周年现场表示。

    湖南邵阳的宁佳芳是“免费大学”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当年高考后宁佳芳本已被家乡一所三本学校所录取,但由于收费颇高,专业不符合,加之家境贫困,她并没有选择就读,而在家中一位亲戚的推荐下,来到了“免费大学”。

    入学后学校分别开设的第一、二课堂牢牢地将宁佳芳吸引住。第一课堂专业课学习中,宁佳芳能学到和普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同等的知识,而在8小时外的第二课堂兴趣建设中,她被鼓励参加各种实习和社会实践,在今年上半学期就成功得到了平谷区一家家教机构的兼职老师工作。

    “留校工作,到创办‘免费大学’的世华智业集团就业,到支持学校发展的爱心企业就业,自主择业,这些都是学生们的就业方向。”姜岚昕说:“学校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会逐渐相应减少,希望打造高质量的毕业生,每年招人数控制在300人左右,同时不限定学生的就业方向,只提供就业渠道。”

    多种模式筹集资金

    期望走出国门

    与学生对文凭和就业的关注不同,对于“免费大学”的创办者而言,办学经费的筹集显得更加紧迫。

    “免费大学”的办学经费从哪来,又如何持续呢?

    “既然要办教育,首先就得起到带头作用,原始资金得自己投入。”姜岚昕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

    姜岚昕是创立世华智业集团多年后,拿出自己个人积蓄投入到“免费大学”的创办中,前期个人投资就超过70%,这成为保障“免费大学”建立和运行的主要力量。

    “目前,我在几家企业任课、培训,有着一定股份分红,这部分智力投资也用于办学。”姜岚昕说。

    向社会筹资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补充。

    2012年,“免费大学”理事会组建,成立了华夏免费大学教育基金会,接受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及家长的捐赠;同时“免费大学”联盟企业家也成立了“华夏众志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在校学生、毕业生和兄弟院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创业,为其提供创业场地、启动资金和系列优惠政策,学院参与享有创业资金企业5%~20%的股权。

    创业成功的校友,也可以自捐利润的适当比例,成立自己的助学基金。

    也就在这一年,“免费大学”还与企业一起建立了委托培养模式,由爱心企业先行赞助或按毕业后年薪的5%、10%、15%、20%向学校交付委托教育经费。

    11月11日,就在“免费大学”成立三周年的当天,一个新的模式也开始了探索。学校选择与浙江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合作联合成立基金,按照相应比例盈利部分来反哺学校。姜岚昕将之称为“公益资本”模式。

    在众多方式中,最令姜岚昕向往的是毕业生的反哺。“等到学生毕业能养活自己后,希望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向母校进行捐赠,这是我最乐意看到的。”姜岚昕说。

    姜岚昕心中一直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要将“免费教育”送出国门,实现更大规模上的普惠教育。

    “现正在跟美国一所学校洽谈收购事宜,已经接触到对方的董事会,计划利用2年时间对美国学校进行收购,再用3年时间打造美国管理团队,然后面向全球招生,推行免费教育。”姜岚昕表示。

    ■ 本报记者 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