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2013)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超五成网友认为应采用新媒体弘扬传统文化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11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超五成网友认为应采用新媒体弘扬传统文化

    1.如果在路边看到“埋儿奉母”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A.很好。并无不妥,倒是需要今人正确解读,这是在传递一种孝顺的精神,满满的正能量。 31.28%

    B.不舒服。虽然有新解读,但旧注释让人看着别扭,不好接受,弘扬传统文化也应剔除糟粕。         62.24%

    C.没什么感觉。不会仔细看这种街边的公益宣传,可以忽略。6.28%

    2.对于常见的“二十四孝”等这一类型的宣传标语、公益广告你怎样看待?

    A.很好。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知识普及、宣传倡导作用。 61.98%

    B.不太喜欢。这样的标语、广告与环境不协调,影响心情。 30.63%

    C.无所谓,其实我不会注意看。7.39%

    3.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通过哪种途径传播更加有效?

    A.街头宣传,橱窗粘贴、展板摆放展出海报标语等。 13.11%

    B.在社区举办传统文化培训班、体验课等等。 12.86%

    C.通过公益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推广。 23.96%

    D.借助新媒体,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推广。 50.07%

    截至11月3日10时

    近日,在安徽六安市街头,《二十四孝》被做成街边护栏上的公益广告,其中对“埋儿奉母”图文并茂的展示引发了争议。专家和民众普遍认为这样的“愚孝”与时代脱轨,传统文化应在扬弃中继承。(据《安徽日报》)

    “百善孝为先”是中国流传千年的古训,“埋儿奉母”是中国传统《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东汉时代的子民郭巨家境贫寒,妻子生下孩子后,郭巨的母亲体谅孙子,时常自己不吃让给孙子,这让郭巨有些担心,供养自己的孩子会影响赡养母亲。郭巨觉得孩子可以再生,但母亲只有一个,于是决定将刚满2岁的孩子埋葬,得以更好奉养母亲。

    文学家鲁迅曾就此撰文:“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面对公众普遍表示的“难以接受”和网络接踵而至的吐槽,六安市公益广告安装单位的负责人表示,已准备用其他内容替换“埋儿奉母”。然而只要留心观察,关于传统《二十四孝》的展示并不鲜见,山东济南闵子骞路文化墙、江苏南京一著名寺庙内的浮雕中都不乏“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的介绍。

    这样的公益广告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公益时报》联合新浪公益、问卷网、凤凰公益推出益调查——面对“埋儿奉母”类的公益广告,你怎么看?本次调查自10月30日14时开始,截至11月3日10时,共有5528名网友参与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多网友觉得看到“埋儿奉母”这则公益广告会感到不舒服,即使有新的解读,但旧注释的存在始终让人感到别扭,弘扬传统文化应该剔除糟粕。也有三成网友表示理解,认为这主要是在传递一种孝顺的精神。

    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公益广告,61.98%的网友持正面看法,认为能起到一定的知识普及、宣传倡导作用。与此同时,50.07%的网友认为最好采用新媒体,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推广,这样更加有效。

    网友留言:

    @耶稣小安:泯灭人性,何谈孝道!一家人有粗粮吃粗粮,有细粮吃细粮,收入高想吃啥就吃啥,愚孝不可弘扬。

    @古道热肠:古人埋儿奉母那是愚,再穷不致亲于死,时代不同了,如今人明白孝老同时不忍弃子,广告广而告之明辨是非。

    @Kylongmu:都是生命,谁有权利决定剥夺谁给予谁,这个儿子是逆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孔方神教:郭巨埋儿的故事,只是一个故事,认为“埋儿”是真实的,那“掘地得金”也是真的吗??要领会精神,现在有些人,太肤浅!

    ■ 本报记者 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