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大家千呼万唤的《慈善事业法》有望明年两会期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极有可能在募捐许可和资质上有很大胆的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基金会“有识之士”感受到生存发展的危机和压力,在各种场合都很有前瞻性的谈论要赶紧转型,应对即将而来的更大的募捐市场竞争。 其实,对于“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支持或援助教育、社会、慈善或其他活动以服务于公共福利”为己任的基金会而言,在公益慈善和经济社会同样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公益慈善饱受诟病和质疑的当下,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复杂多元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管《慈善事业法》是否很快就要出台,也不管有限的募捐市场是否将面临着重新分配,都早就应该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是否可以“面向公众募捐”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类。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分得更接中国地气一点:“公募基金会”可以是否具有强有力的政府背景和资源分为两类,“非公募基金会”中最重要的一类“企业基金会”也可以按照日常运作资金是否完全由企业支持分为两类。对于这几类基金会而言,都需要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实际,对社会需求和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进而找到最有效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先说具有政府背景和资源、利用行政权力的影响筹措资金的公募基金会。这类基金会绝大多数都是“坐吃山不空”。但随着社会和媒体越来越紧地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批评,政府也意识到滥用权力的危害而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对于这类基金会来讲,募捐市场即使一直维持目前的现状,其生存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居安思危,利用目前不愁吃喝的好日子,增强对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好好梳理基金会拥有的资源和开展的项目的现状,虚心向做得好的同行请教学习,争取在现有的条件下慢慢有所“作为”,为被推向“温室”之外而做好准备。 另外一类公募基金会已经做好了第一次转型,成功地“去行政化”,在基金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不再需要依靠强大体制力量。这类基金会在发展的进程中,同样也需要面对新的挑战:资源的增长是极其有限的,但需要资源的公益慈善机构却在不断增加。不仅如此,很多公益慈善机构善于变革,在发展中脱颖而出,很快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对于这类基金会来讲,则需要在项目和组织的管理上,精益求精。一方面不断发现并及时回应新的社会需求,设计、开发新的公益慈善项目,另一方面做好项目和组织的精细化管理,严苛自律,树立良好的公益项目品牌,不断获得新的认可和帮助,使基金会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 再说说企业基金会。对于企业出资设立但日常运作资金需要自己筹集的基金会而言,既要保持目前已有的优势,同时也要为即将到来的更大的募捐市场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加强项目的监控和跟进,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做好组织的公信力建设,进而巩固基金会已经拥有的资源;同时,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尤其是要摒弃偏见,多向那些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转型的公募基金会学习、借鉴。如此,不管未来如何变化,都不至于手足无措、心里没底。 还有两类企业基金会,一类是企业出资设立、日常运作资金也由企业捐赠,另外一类是已经拥有了比较优秀的项目品牌,自我治理和管理也已成为行业的榜样。前一类企业基金会应该更好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接地气”主动融入到大的、正常的行业生态圈里,接触那些有丰富基层项目管理经验的“草根组织”,使自己的文化逐渐靠近公益行业,适应公益行业发展的需要。后一类企业基金会需要面对的转型可能是时刻牢记自己和公益慈善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在发展的过程中追求卓越和伟大。 总之,无论哪一类基金会,作为公益慈善组织中的重要一员,都应该正视和顺应社会发展变革,积极探索、行动,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追求社会和人类的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泛海公益基金会项目高级经理 谭红波/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