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9日,教师节前夕,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的手鼓班孩子们敲响了新学期第一声欢乐鼓点,在10支已有的手鼓队中率先开启新学期手鼓沙龙活动。 这10支手鼓队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是由苏州欢乐鼓青少年互助中心这一社会组织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中为弱势青少年建立的。这些手鼓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欢乐鼓。 简单易学的心灵乐器 “非洲手鼓”与“中国农民工子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词,它们怎么会联系起来呢? 这与互助中心的负责人司长城的一段经历有关,在乐助慈善会工作的他曾经学习过两年的手鼓。“欢快的节奏、动人的音乐不仅可以创造出无限欢乐,而且可以传播欢乐、传递情感。”司长城表示。 与此同时,苏州的不少农民工子弟家庭贫困,生活坎坷,在本来应该拥有快乐童年的年纪,却承担着很大的心理负担。由于资源有限,他们没有渠道缓解心中的压力,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于是手鼓成为了一种值得投入的选择,“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司长城强调。 挑大梁的志愿者 那么由谁来教授欢乐鼓呢?互助中心选择了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 互助中心通过招募并每周一次培训手鼓老师,建立起稳定、规范的手鼓志愿者团队。 这些志愿者有很多来自企业,他们不仅带来了手鼓教学,更带来了资源。 每周六或周日志愿者会去特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每次2小时的培训时间,固定的志愿老师会1对1培训指定学校手鼓队。 在培训之外,互助中心还会组织各种表演活动,比如迎新才艺大赛、迎“六一”活动、志愿者表演联谊等。孩子们通过表演获得了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学会了团队之间的配合、互助和合作。 不仅仅是音乐 另一个更大的特色在于,欢乐鼓项目教授的不仅仅是欢乐鼓。还包括德育教育、手语学习等。 专门的志愿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诵读《弟子规》,并结合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况与孩子们分享传统美德。结合欢乐鼓将《弟子规》以吟诵及打唱的方式进行演绎更是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手鼓队成员还会定期或不定期从志愿者那里学习各类公益歌曲的手语表演。 在刚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该项目获得了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实施类铜奖。“下一步,我们会对各地弱势青少年的规模、结构、需求等基本状况进行调查,争取将欢乐鼓项目推向全国。”司长城说。 (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