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为中国而教:撑起农村孩子梦想的四个学期
写给七年级学生的最后一封信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为中国而教:撑起农村孩子梦想的四个学期

    与城市的环境相比,支教的生活条件略显朴素

    (上接08版)

    兰Sir的不同人生

    “在大学期间,本来立志成为最优秀的警察,但在走访了许多地方之后,却产生了退意。毕业之后,我仍然比较迷惘,对于社会和自我的认识都感觉很不足。带着对乡村的好奇,我加入了“为中国而教”。这是一个平台,既能保护志愿者,又能给我们一个自我探索的空间。如今,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2011级志愿者兰毅

    兰毅来自广西,他毕业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军事化管理锻炼了这个独生子,他利用大学四年的寒暑假,走遍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去过法院、公安局、边防派出所等各类部门实习,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1年7月,兰毅报名“为中国而教”,同年9月被派遣到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进行支教。面对观念落后、赌博成风、经济欠发达的小山村,兰毅不仅倾心于课堂,更努力尝试改变一个村庄的风貌。

    在兰毅的建议下,村子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扫除,堆砌在河道的所有垃圾,往县城垃圾场拉了整整四天才拉完。“村里不再臭气熏天,今年两次发大水,河边的道路没有再被冲毁”,村里马成勇大爷将这一改变看在眼里,70多年了,这还是头一遭,村民们竟开始有意尽量不往河沟里倒垃圾了。

    随后,兰毅与队友给村里通上了网线,组织了秧歌队,成立了妇女互助组织,减少村里闲散人员。他们还帮助村里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甚至帮助村长撰写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信。“马丈子村属于满族正白旗后裔,我们便帮助村委会走访有资历的老人,搜集村子的历史资料。”为了对孩子的乡土教育更加深刻,兰毅还协助村里编撰村史,把一个个传说用文字鲜活起来……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兰毅还和队友向社会发动募集,办起了马丈子小学校报,并将部分历史资料与孩子们的部分作品一起刊载到校报上,供全村人业余阅读。

    通过操场平整,围墙、厕所翻新,办公室的危楼改造和教室维修,兰毅参与并见证了这所村小的变化。没有乒乓球台,兰毅便请来泥工师傅,指导孩子们自己做,顺便还讲解立体几何。大量的项目都需要钱,除了正常上课,兰毅更多的时间是到网上找公益组织,找钱找项目。一年来,筹集到了很多的物资,并且开展利用起来。

    在班级里,兰毅一直推行民主法治教育,面对学生经常性的纠纷,兰毅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大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等等都是学生自己扮演。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从小树立法治意识,而且在不断的模拟法庭过程中将纠纷化解,团队意识和道德素质都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兰毅还为学生制作了成长记录簿,配合图书阅读激励活动,一年后每个人都有了厚厚的一本记载了自己成长的册子,而这些都归功于兰老师的坚持。兰毅还在他的课堂上尝试课程整合,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开发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

    兰毅曾经跟队友说过,若是时间不够的话,就在农村再待几年。于是在项目两年期结束后,又申请在当地多服务一年。如今,兰毅进入了一家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基金会,继续在农村基础教育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两年后,何处是我家

    如今两年已过,我和孩子们在大石岭这个小村庄学校的生活即将结束,那些用心记录在创意部落中的文字,随着离别成为永久的回忆。当再一次认真地看学生的文字,我感到过去的日子如此丰富,如此充实。这两年,我曾和一群孩子忧喜与共,我陪伴他们长大,他们激励我成熟,这是最好的时光。

    ——2011级项目成员蒋金玉

    来自湖南的蒋金玉,曾在2011年至2013年间任教于河北省青龙县大石岭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支教生涯即将结束的时候,她曾写下了以上这样的感言。很明显,两年的支教生活给了她对农村教育无比的热情。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愿意去教农村的孩子。”在蒋金玉说这话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广州一所重点公立学校的老师。

    出于对待遇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考虑,有许许多多像蒋金玉这样留恋农村支教工作的前项目成员都已经离开了农村。在农村的这两年期间,除了“为中国而教”为他们争取的食宿、医疗、保险和体检等保障外,他们每月从当地教育部门领取的薪水仅为1500元。所以,纵然有千般的不舍,生活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回到城市,开启全新的生活。

    而大部分有求职经历的前项目成员均表示,虽然自己很看重这两年的支教生活,并希望这段经历能够为自己的职业起步提供一份优势,但目前大部分与教育行业无关的公司并不太看重这段经历。

    对此,李博表示,“为中国而教”的成员在支教结束后会自动成为机构校友会的成员,校友会定期为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并为他们开具支教证明,利用各种资源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但目前,仅有壳牌等少数跨国公司愿意接纳来自“为中国而教”的求职者,“实在还只是少数”。

    “为中国而教”筹款经理唐尧说,有50%的前项目成员还是会将教育及培训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其余的人中,1/3会选择继续深造,1/3去了公益组织,只有1/3进入普通的商业公司”。

    而在文章前面出现的那位希望回馈农村、兴奋憧憬未来的志愿者也略带遗憾说:“就目前来看,完成这两年的支教后,为了生活和家人,我还是会回到城市选择薪水更高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