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人物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鲁甸地震中民间组织的救灾联合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人物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8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鲁甸地震中民间组织的救灾联合

    平安星减防灾教育中心主任刘宝宗(右二)为多个平台提供减防灾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上接08版)

    观点 

    国际应急管理协会IAEM亚洲区总裁白煜隆

    救灾的金字塔民间基础尚未形成

    《公益时报》:相比之前的灾害救援等,鲁甸民间救灾有哪些进步?

    白煜隆: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这次看到有很多以前没听说过的队伍前来救灾;二是质量上个别队伍有进步。有一些从汶川地震就参与救援的组织,后来陆续参与了舟曲、芦山的救援,相对有一些经验。这批为数不多的人马,已经有了共识,救灾是要靠大脑,理性救灾,而不只是一腔热情,他们的行动显得专业。比如,在出发的时候,救援设备和后续跟进、装备更换等就已经考虑在内,但这样的队伍还非常少。大量的救援队伍是没有太多经验,他们有能力找赞助或者联系车辆等,但这些并不是救灾的关键因素,只是辅助作用。我们也看到有救援队进去没事做。

    《公益时报》:诸多联合体和网络的出现对救灾有哪些帮助?

    白煜隆:救灾本身就有“广泛协调”的原则,它必然是跨资源协作、不同的功能体互相协调的,这些平台的出现是好事。

    民间组织从以前不知道,到现在少数组织了解了专业的救灾概念。但他们绝大多数是一种自发的状态,从过往的经验当中发掘了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创造出了一些联盟和平台,这是正确的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有专业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沟通、指挥的效率,这种民间自发的联合体也会相当不错。

    现在有几个相对成熟的体系,比如壹基金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体系,华夏也有,但相对还不太成熟。这样一来,他们之间也需要平台来联合,这会促进他们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中如果增加一些应急管理的基础会更好。

    政府方面来讲,他们也看到了,民间的力量摆在那边不可忽视。我们也写了很多提案和建议跟政府讲怎么去沟通。这次云南省民政厅专门成立的平台,毫无疑问是有帮助的,最起码从信息沟通上来讲可以掌握民间力量有哪些投入,投入到了哪些方面,做了什么事情。但这方面目前还只是一个雏形,没有真正有实效。

    民政厅的平台刚开始可能不太清楚成立的必要性,相对四川来说有些经验不足,细节方面差一点。信息采集初具规模,但还不够,甚至不如一个民间组织的信息采集量。但成立之后的行动还是可以的,学得比较快,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工作量会更大,更能看出协调的能力。这个平台后续的发展值得期待。

    《公益时报》:怎样看目前民间救援的位置?

    白煜隆:民间救援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重要的。发达国家的应急体系是整个社会动员抗灾,这个体系当中,最至关重要的是一个金字塔模型,金字塔底部最稳固的基础就是民间力量。虽然国情可能不同,但从救灾的角度来讲,是相通的。在中国,目前还看不到这样一个金字塔,因为我们的民间力量还是比较弱小的。尽管现在救援队的数量上值得数一数了,但放在中国的十几亿人口中不值一提。民间还需要大力发展,这个过程中需要提供更好的扶持,做到不管怎样的灾难,民间都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有行动力。

    案例

    卓明:为民间救援队伍引路

    9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民间组织救灾情况,其中提到了益云灾害地图与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给默默无闻的草根们提了一口气。

    在灾难紧急救援中,卓明的作用相当于江湖上的“百晓生”。这次的地震,鲁甸和巧家两地交通隔绝,大部分力量投入到鲁甸龙头山重灾区。卓明在8月3日19时50分发布的灾情简报中做出救援难点预判:灾区分布在两个县(鲁甸、巧家),两县交通互相隔绝,救援时可能需要分区域进行。很多救援队了解情况后,直接去了巧家,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

    鲁甸地震发生以来,各网络平台都能看到卓明发布的最新灾情简报。地震刚刚发生,卓明即在专门的网络,收集和发布灾情信息、建议。卓明工作人员薛飞告诉《公益时报》记者,现在灾区的通讯恢复速度越来越快,给灾民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提供了便利。各个公开平台发布的信息都可以找到,以微博为例,我们会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村组名称、地震严重程度等,搜索、筛选信息,关注实时发布的消息,通过公开的联系方式联系当地灾民,核实灾情,包括村子人数、房屋倒塌情况、人员受伤情况、物资需求等,引导灾民尽可能提供具体数字,而不是笼统的信息。没有联系方式的就想方设法去联系。灾民提供的信息也不全是真实的,需要我们判断,和救援队现场的反馈。”

    地震刚发生时,卓明根据灾区地理情况、人员分布情况、受灾程度,结合交通情况做出预判,指出潜在的盲点,为救援争取时间。通过历次救灾,卓明与多家救援组织建立了联系,成员越多,消息汇聚和传递就越及时有效,也为救灾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帮助。

    “云南省救援平台的建立,对信息的反馈帮助很大。之前我们的平台,做的更多的是向一线传递信息,但救援队在一线可能遇到种种困难或通讯不便,反馈不及时。”薛飞说,“民政部门与当地村组有更直接的联系,可以更准确细致地核实、反馈信息。这样的互补非常好。”

    链接

    灾后平台或联合体的社会组织概况

    ●壹基金救灾工作体系

    共三个平台,工作分为救灾和平时,“救援联盟”成立于汶川地震一周年,目前成员队伍近300支,灾时8小时内救援队抵达灾区现场,搜救、转移伤员、排查险情、发放物资;平时普及公众安全和救生常识。“联合救灾”灾时负责灾后物资需求评估,救灾物资接收整理、调配发放;平时在15个灾害多发省区建立省级联合救灾网络及备灾仓库,开展减灾防灾教育。“企业联合救灾”平台灾时利用企业的物流体系就近调运物资;平时提供备灾物资仓储。

    ●华夏救灾基金

    2014年1月,华夏公益应急服务中心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华夏救灾基金,旨在为各民间救灾公益组织搭建全国性的救灾协作平台,有300余家民间救灾公益组织和媒体成员。

    ●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网络

    人道救援网络启动于2014年4月7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加多宝集团、英特尔公司联合发起,国际美慈组织、蓝天救援队等国内外29家公益组织共同组建。成立目的在于通过网络及时应对灾害,紧急响应、评估灾情、找准人群、实施援助,救助处于生命边缘的灾区民众,同时支持、促进民间组织灾害救援能力的提升以及减防灾工作。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2013年10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成立直属的蓝豹救援队,并在西安、南昌设立蓝豹救援西北大队、蓝豹救援华东大队,同时设立了以专业技术保障为主的无线电通信保障分队和无人机搜救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