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创新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专题
   第12版:视觉
   第13版:国际 趋势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民间弃婴之风下的政府“慈幼”制度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创新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视觉

第13版
国际 趋势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穿越回宋代看儿童权益保护(一)
民间弃婴之风下的政府“慈幼”制度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作,在这幅局部图中可以在城门外找到三个乞丐,其中一个是孩童。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急剧,贫富分化悬殊,城市里出现大量流浪乞丐,按照宋代的法律,国家设立的福利救济机构有义务要收养、赈济这些流浪乞丐,以免他们饥寒交迫,横死街头。

    救助流浪儿童的慈幼局创办者:宋理宗赵昀

    编者按:

    “弃婴岛”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收获喝彩到遭遇质疑尴尬,其实在宋代也有同样的弃婴和流浪儿童问题,“慈幼局”只是一个缩影,反映出某种程度上宋朝的福利制度甚至超越今天。从本期开始“寻找慈善传统”将陆续刊登宋代的儿童权益保护制度及相关福利政策。

    两宋是中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当时的大环境造成了宋代民间陋习的产生,进而促成政府大规模介入弃婴、流浪儿童的救助。  民间“生子不举”盛行

    南宋人的生育观比较特别,由于战争的原因,大量北民南迁,主要城市人口空前膨胀,以至于形成了市民、乡民自发进行计划生育的奇怪现象——生子不举,并日久成俗,成为当时流传东南一带的风俗之一。这在元人修的《宋史》、当时宋人笔记和《马可波罗游记》中多有提及。

    “生子不举”又叫做“洗儿”,就是父母遗弃或虐杀婴儿来控制子女数量,理想中的孩子数量是两子一女,等到第四个孩子出世时,无论男孩女孩都是一样要被“洗”,没有性别歧视。百姓溺婴现象并非全部是虐杀,大多则倾向于将新生儿遗弃在大街上。

    由于“生子不举”之风的盛行,朝廷不得不出面干预,开始时宋朝中央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家庭不要丢弃新生儿。比如,在孕妇妊娠期内,免其丈夫的杂色差役,给予新生儿家庭物质、资金补贴等等,但是“以立禁赏,顽愚村乡习以为常,邻保亲族皆与之隐”,可见民间对于朝廷政策的逆反现象很普遍。

    鼓励政策不能减少弃婴现象,所以朝廷对于弃婴,开始采取政府主导的慈善救济,负责收养婴儿的机构被称为“慈幼局”或者是“慈幼庄”。马可波罗在自己的游记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南宋)其国诸州小民之不能养其婴儿者,产后即弃,国王尽收养之。”

    宋朝以前,政府性的社会救济特别是针对平时救济远不如两宋发达,往往只关注于灾荒,而平时的济贫则在一些社会组织内部消化了。宋代的幼儿救助,从贫困家庭的孕妇妊娠、新生儿出生,到灾荒、饥歉年间幼儿的遗弃,不断完善,渐渐形成每一个环节明确的救助和保护措施,此外还设有官方幼儿救助机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古代政府的幼儿救助事业是从宋代开始的,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幼儿救助有深远影响。

    兴办慈幼局

    在北宋时期,慈幼并没有从其他的济贫机构中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机构,而那时承担此责任的是福田院、居养院、广惠仓等济贫机构。如福田院由最初收养老人的专门性慈善机构发生了一些功能变化,同时领抚少数弃婴、流浪儿童。

    宋室南渡后,也承北宋之衣钵,一如继往地重视救助和保护流浪儿童的慈幼之政。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江南地区谷物歉收。吴兴知州郑作肃的乡绅见弃婴盈道,于是设立了“散收养遗弃小儿钱米所”,这便是慈幼庄的雏形,虽然它是由民间绅衿创设,但经费也得到官府的资助,因而带有半官半民间的色彩。

    历史研究员吴钩介绍,慈幼局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创立于临安,位于公益医疗机构施药局之侧,这样的用意是有利于对患病婴儿、幼童的救治。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在临安慈幼局运作成熟之后,朝廷又下诏要求“天下诸州建慈幼局”,次年,宋理宗又诏曰:“朕尝令天下诸州置慈幼局……必使道路无啼饥之童。”这是一位宋代君主的慈幼理想。

    于是,以慈幼局为典型的宋代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及至南宋末年,官方设立的慈幼局已十分普遍。由于宋政府的一贯重视,慈幼局在拯救流浪儿童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养教并重 用好罚没收入

    慈幼局在对幼儿收养程序上十分严格,首先要进行辨别,确定婴儿孩童的身份、归属地等,在确认为弃儿后要进行“注籍”,类似今天注销户口的意思,然后才给予收留。

    在救助年限和救助标准上也有明确限制,根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的记述,慈幼局是这样运作的:“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若民间之人,愿收养者听,官仍月给钱一贯,米三斗,以三年住支。”

    南宋时期,各地所设的幼童救助保护机构,叫法很多,慈幼局、慈幼庄、婴儿局、举子仓,虽然名称不一,但功能都是一样的。运作方式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民间执行,也有利用政府罚没的财产来支持收养流浪儿童的,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如嘉定十年(1217年),江东转运使真德秀在建康府设立的慈幼庄,收养因饥荒而被遗弃于道路的婴儿和流离失所的流浪儿童,利用没收入官的财产——拨置1300亩官田作为慈幼庄的恒产来支持慈幼庄运作,同时还对幼儿的抚养方式、收养年限、病故问题等制定了完备的管理制度,以至于慈幼庄“逾四十年相仍不废”,在宋朝慈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原慈幼局对收养的弃婴流浪儿重养轻教,以致将来无以谋生,酿成终身贻误。有鉴于此,江西提举常平司黄震提出慈幼局要变消极救济之法为积极之策,教养并重,使幼儿长到一定年岁后能够独立谋生,糊口养身。他表示,如果有店铺商家想要伙计,可以将孤儿雇佣或收为养子,他将会给每个收养家庭金钱和粮食作为每个孩子的养育费用,让他们能够“各自习学道业,求长久活路”。

    这样就解决了慈幼局等救助机构儿童长大后的生计问题。这表明,流浪儿童救助事业发展到南宋末年已臻于完善,不仅得哺育,还开始重视教养。在慈幼善政方面教养并重,双管齐下,这标志着宋代救助幼童事业已前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

    鼓励民间收养

    亲生不可再认

    救助儿童单靠政府之力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归根到底还要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民间力量。

    对于那些收养孤儿的家庭,政府会给与经济补贴,规定“每月支钱一贯文,米六斗,至五岁止”。对于婴儿还会招募愿意喂养的哺乳期妇女做志愿者,比如“无人家收养者,所属官司招募有乳妇人寄养,月给一同,至七岁止”。

    适逢饥荒年景或隆冬时节,弃婴增多,人民生活艰辛,四处逃散,有的把子女卖给富裕之家,有的则把幼儿遗弃于道路,民间救助力量就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还会出现二次抛弃。因此,宋朝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安稳民心。对这些被遗弃的幼儿,政府鼓励民间收养,最有名的一条,就是制定养子法令鼓励收养义子,亲生父母“将来不许认识”。对收养弃儿成绩突出者,政府给予奖励。

    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规定:“如上户士大夫家能收养五十口,具名以闻,乞行旌赏。州县官措置支给钱米收养百口至二三百口者,具名以闻。”嘉定四年(1211年)七月,“诏抚州寄居迪功郎新袁州万载县主簿段子雍,以岁旱收养遗弃童幼二百二口,后至食新,并责还父母亲属,可特循从政郎。”宋朝地方官员也强化地方政策,如“凡因灾伤弃遗小儿,父母不得复认”。

    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朝廷对幼儿的救助法令,大大提高了收养人的积极性。朝廷对地方政府的收养,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因此地方在收养弃婴时也采取了积极实用的方法。一些地方官,也想方设法积极收养弃婴。

    比如江东安抚使洪遵曾上奏朝廷,陈述其收养弃婴的措施:第一,收养童幼,各县有知县和巡尉负责;第二,弃婴中可以自立者,交由寺观收养,政府提供钱米,寺观主持每半月都要向官府汇报收养弃婴的人数及身体健康情况,如有疾患,官府给药,若有死亡,官给棺木埋瘗;第三,对那些尚在哺乳的幼儿,官府交给有乳之家收养,官给钱米,并定期查看幼儿身体状况,有病者,官府给药,死亡者,官给材木安葬。对偏远乡村遗弃小儿,则责成保正负责。

    公益时报记者 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