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链”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企业的全部生产活动,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发送等,都在为企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这些活动集合在一起,就是一条价值链。所以,企业间的竞争是整条价值链的竞争,而不是单个环节间的竞争。 笔者赞同波特的观点,并且认为,价值链并不仅限于单个企业,也可以放大到整个行业。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行业同样是一个巨大的价值链,其中的每一个主体都在为该行业最终的价值产出做出贡献。虽然在行业价值链中存在着同类主体间的竞争,但是,不同类别的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并为整条价值链的最终实现贡献力量是主流。 行业价值链需要多个中心,在中心内部构成竞争管理,而在中心之间则构成合作关系。在经济领域,我们能够很轻松地找到四大中心:金融、实业、咨询、研发。其中,“金融”提供了资金流的支持,实现资金的高效流动;“实业”提供最终产品;“研发”提供智力支持;“咨询”提供的是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产品,促进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实体经济的润滑剂。这四大中心相互合作,推动经济领域一路高歌猛进。 公益行业也是一条巨大的价值链,其内部同样具备四大中心:金融、实业、咨询、研发。这四大中心对应四类主体:基金会、民非、咨询机构、研究机构。这四大中心的紧密合作,确保了整条价值链的最终实现。 那么,我国的各类机构是否发挥了上述职能呢?结论是否定的。 第一,各类基金会的定位严重偏移,承担的职能其实是“实业”,而不是“金融”。绝大多数基金会都未能成为“管道”,承担“聚财、生财、散财”的职能,而是去和民非组织“抢饭碗”,开展各类公益项目,仿佛自己就是一家硕大无比的民非组织。所以,其最擅长的并不是品牌管理和筹资,也不是资产管理,而是执行各类公益项目。这种情况在美国是完全看不到的,美国的私有基金会中绝大多数都是资助型基金会,规规矩矩地扮演着“管道”的角色,发挥着“金融”的职能。 第二,为数众多的民非组织虽然承担了“实业”职能,但却不足以撑起整个中心。我国的民非组织受到多面夹击,加上其本身实力弱小,能力不足,所以无法单独撑起一个中心。其大都堆叠于一处,在一两个具体的领域(教育、济贫等)中发起各类项目,而对为数众多的其他领域视而不见。由此,在其“主政”的中心内出现了多处空缺,这些空缺成为公益行业的市场盲点,并引来了数量众多的商业机构。这种越俎代庖的情况在国内十分常见,而在美国,非营利组织才是“正宫之主”。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业务领域相对分散,且机构数量众多、能力完备,丝毫不惧怕商业机构的竞争。 第三,“咨询”职能几乎完全空缺,因为咨询机构几乎看不见。受到市场空间的影响,我国的公益咨询机构连生存下去都存在困难,也就更别提发展壮大了。由此,这个中心也就难以放量增长,而只能等待其他中心先行做大。 第四,“研发”职能完全偏移,因为现有的研究机构大都是政府的帮佣,而不是市场的弄潮儿。我国公益研究机构大都是体制内的机构,其虽然也有市场化的冲动,但受到自身身份和市场空间等多方面的影响,几乎一边倒地承接政府的各类项目。由此,其研究成果只能供政府参考,与市场实际需求完全绝缘。在这种情况下,其也不足以撑起“研发”这一中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公益价值链几乎完全坍塌。在整个价值链中,连一个中心都没有构建起来,就更别提四大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公益行业在社会上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其自身的病态状况导致其难以应对社会的各种现实需求,乃至于各类社会问题只能被搁置,或者由政府包揽下来。这也就是说,公益行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社会上其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的存在,就更别提帮助弱势群体,服务社会大众了。 随着公益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行业产业链构建是必然趋势。我们在推动行业转型时,必须多点开花,齐头并进,而不能专宠一方,导致行业价值链的缺失。否则,从世界上的成熟经验看来,其前景堪忧。 文/褚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