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新闻
   第12版:社会创新
   第13版:视觉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万花筒戒毒康复中心:公共医疗新模式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封面报道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社会创新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Kaleidoscope Project: 40 Years’ Dealing with Drugs
万花筒戒毒康复中心:公共医疗新模式

    在与毒品对抗近半个世纪后,万花筒的任务愈发繁重,在英国的经济低谷期结束后,估计又会有大批的瘾君子“重操旧业”。

    万花筒CEO认为,一些明星的吸毒行为让局面变得更加无法控制。图为承认吸食可卡因的威尔士电视节目主持人奈杰拉·劳森。

    一杯橘子汁,一杯西柚汁,一杯苹果汁,三杯果汁整齐地摆放在半人高的柜台上,让初来“万花筒”的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一间水果吧。

    然而这里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戒毒中心。此刻正是上午7点,不少人排着队等待进入这个空间封闭的“水果吧”。在那里,他们可以挑选一杯喜欢的果汁,并得到一粒绿色小药丸。小药丸的主要成分是美沙酮——以海洛因为部分原料制成的一种合成药品,定期服用它可以帮助吸毒者减轻对毒品的依赖。

    吃过药后,人们依次走出,看起来大多数人精神抖擞,其中一些人钻进小汽车,启程出发,融入早间上班族的洪流。

    如今,约有350名吸毒者每天都到位于伦敦西南郊金斯敦上泰晤士社区的万花筒戒毒康复中心(Kaleidoscope)接受治疗,其中30%的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还有超过200名吸毒者正在威尔士地区的5家万花筒分支机构接受同样的治疗。

    创建40余年来,万花筒累计帮助了超过1.5万名吸毒者。

    从青年俱乐部到戒毒中心

    和许多社会企业发源于贫民区不同,万花筒的发源地金斯敦是一个高档社区,但这并不意味着那里就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乐土。1967年,当万花筒的创始人艾瑞克·布莱克布鲁(Eric Blakebrough)牧师来到该社区的浸信会教堂赴任时,金斯敦的居民正为频繁发生的年轻人斗殴事件伤透脑筋。

    艾瑞克开放了一个通宵营业的俱乐部,地点设在教会拥有的一幢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房子里。为了吸引年轻人,他准备了各种价廉物美的点心和软饮料。

    如他所愿,年轻人陆续而来。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安分下来,只不过将打架的地点从室外搬到了室内。这引起了附近居民的不满,警方于是打算关闭这个俱乐部。这么一来,年轻人反而团结起来,因为他们已经喜欢上这里——俱乐部能放他们热爱的音乐,氛围也与众不同。为了使它不被关闭,他们终于决定不再打架。

    随后发生的一个意外事件直接促使了俱乐部向戒毒中心的转变。

    一天夜里,有个女孩在俱乐部中忽然昏迷。当艾瑞克急着要叫救护车时,周围的年轻人却见怪不怪地告诉他,这种事情很常见,只要给她一杯水就可以。

    果然,女孩喝了一杯水后便很快清醒过来。但艾瑞克还是坚持请来一位医生。结果发现,女孩已经怀孕,但她营养极度不良,同时还患有气管方面的毛病。医生说,这些症状必须分别去各种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但问题在于,病人对治疗毫无兴趣,因为她是一名吸毒者,她唯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去找毒贩子。

    艾瑞克感到很震惊,而年轻人们无动于衷的反应则让他察觉,有吸毒问题的肯定不只是这一个女孩。正是这一发现促使他决定,把正在做的工作拓展到毒品治疗领域。

    万花筒戒毒康复中心于是就在俱乐部的基础上诞生。最初的工作人员除了艾瑞克之外,还有6名教堂工作者和6名青年志愿者。

    引入美沙酮疗法

    事实上,在万花筒成立之时,英国国民医疗服务系统(NHS)已提供官方的毒品治疗服务。但是,吸毒者本来就属于非主流人群,他们主观上非常排斥到医院或戒毒所之类的地方去。此外,这些官方戒毒机构都是朝九晚五开放的,而吸毒者往往都是夜猫子。

    万花筒提供全天候服务,并为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进行各种尝试。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们率先引入了备受争议的美沙酮疗法。

    美沙酮疗法的原理是:让吸毒者通过对小剂量毒品的定期服用来保持比较稳定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从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尽管事实证明,美沙酮疗法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毒品治疗手段,然而时至今日,它仍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向吸毒者提供任何毒品。

    而在万花筒看来,强迫吸毒者彻底脱毒其实并无意义,关键是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万花筒于是大胆提出:一辈子依赖美沙酮维持正常生活,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万花筒对待吸毒者的态度全然不同于其他戒毒机构。他们非常尊重吸毒者,称他们为“顾客”——而不是“病人”。接受治疗时,每个顾客必须先接受身份确认——工作人员会将其身份证与电脑中的信息进行核对,这一环节是逐个进行的,吸毒者的个人信息完全保密。之后顾客便可进入治疗室——这也必须逐个进入,因为每个人的剂量都有所不同。监督最严密的是吞服环节,顾客必须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吞服药丸,目的在于防止美沙酮被携带出去流入黑市。

    为了缓解顾客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万花筒努力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友好的氛围。用于等待的公共空间明亮舒适,门窗都采用让人心情愉悦的鲜艳色彩。工作人员随时愿意坐下来倾听顾客讲话。如果有顾客带着孩子前来,工作人员会向孩子赠送小礼物。

    万花筒还成立了一个多功能小组,帮助顾客解决吸毒以外的问题,包括他们的各种生活需求。万花筒希望,一旦吸毒者决心彻底脱离毒品,他对各方面的生活都已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个电话改变命运

    成立初期,完全是自发组织的万花筒一直面临资金匮乏的困扰。1974年4月的一天,艾瑞克接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关键电话。

    这个电话由英国卫生部的一名官员打来,他向艾瑞克紧急询问,第二天是否可以带领30位联合国医疗专家前来万花筒参观。

    虽然当时不明就里,但艾瑞克感觉这是一个机会,于是立刻答应下来。随后,他指挥工作人员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对厕所进行了一番突击装修,又为专家团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他们希望让专家们感受到:万花筒是一个很正规的组织,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艾瑞克还精心写就了一篇演讲稿,准备向专家们介绍美沙酮疗法在万花筒的实践情况。

    那天晚上,大家都异常兴奋,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这个日子的种种希望。不料,凌晨3点,睡梦中的艾瑞克又被电话吵醒。这次是警察打来的,他告诉艾瑞克,万花筒的房子着火了。

    万分沮丧之时,艾瑞克还是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他想起教会还有一栋老房子,不过那栋房子日久未用,周围早已杂草丛生。

    4点钟,艾瑞克开始逐一打电话给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请他们立刻赶去那栋老房子除草,并设法打扫出至少一个房间。于是,那天早上5点,早起晨练的居民困惑地看到,一大帮人围着一栋老房子,又是除草,又是刷墙。等到艾瑞克他们折腾得差不多了,联合国专家团的大客车也到了。

    由于刚除过草,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这反而给专家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听完艾瑞克的讲演后,他们高度评价了万花筒的工作,认为它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组织,是社区参与戒毒的最好案例。

    万花筒于是一下子声名鹊起,并迅速获得了发展急需的种种资金。利用成名后筹集的资金,万花筒于1977年进行了首次改建,增设了一座拥有19个床位的宿舍,为无家可归的青年提供栖身之地。

    复制金斯敦模式

    2004年10月,由著名设计师James Bryson设计、耗资160万英镑修建的万花筒二期项目正式开业。

    新建筑的底层是一个学习中心,那里配有专业的IT设备,并设有一个艺术工作室和一个音乐工作室。利用这些设施,万花筒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从电脑技术到艺术课程的各种职业培训,这些培训在为社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万花筒带来了一定收入。

    二期项目建设资金中的110万英镑来自于政府的公共基金,其余的50万英镑则是以万花筒本身的名义向浸信会教堂贷款而来。

    为了偿还贷款,万花筒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来自私人、企业和慈善基金的更多帮助。与此同时,他们专为警方和监狱管理人员开发的毒品知识培训项目也给他们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通过毒品知识培训,万花筒还获得了发展新事业的机会。一位来自威尔士的警官在接受培训后对万花筒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邀请他们到威尔士开设分支机构。

    2003年10月,万花筒按照金斯敦的模式在南威尔士格温特郡的纽波特(Newport)开设了首家分支机构。纽波特万花筒同样坐落在一家教堂附近,并且配备了与金斯敦相同的设施。该机构目前由艾瑞克之子马丁(Martin Blakebrough)负责管理。

    为了扩大在威尔士地区的服务半径,万花筒从美国进口了一辆巴士,开设了一家移动诊所。诊所目前主要在Caldicott和Rumney两地提供服务,内容包括针头交换和毒品咨询等。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人们如此表达对万花筒的支持:“每个社区都应该拥有一个万花筒。”

    (据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