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新闻
   第12版:社会创新
   第13版:视觉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世界银行项目与中国初期的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填补农村金融市场空白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封面报道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社会创新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小额信贷填补农村金融市场空白

    7月10日一大早,巴林右旗的一批妇女农户就排队与中和农信签约,签约后即刻领到了她们第一笔小额信贷的资金

    借款人从第三个月开始向中和农信还款,分十次还清贷款

    (上接08版)

    “中和农信”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下属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起源于1996年世界银行在秦巴山区做的扶贫项目。2008年11月开始,基金会将小额信贷从项目制转为市场化运作,成立了“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和农信”累计发放贷款80万笔、计68亿元。项目区覆盖全国15个省的112个县,其中80%的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有34.7%的家庭参与了民间借贷,而农村民间借贷参与率高达43.8%。事实证明,农村金融存在巨大的空白尚需填补。但同时,这块因“空白”而造成的金融蓝海,其市场价值也正在被发现重估。

    创建于2006年的宜信公司把握先机,利用P2P的模式将出借人与大学生、工薪阶层、微小企业主和农民进行对接。出借人通过利息收益获得回报,宜信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2009年,宜信推出了具有公益色彩的“宜农贷”平台:宜信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合作,机构将需要借款的农户信息上传到该平台,包括照片、家庭情况、贷款用途、期望贷款金额等。出借人可以据此进行选择,出借给农民的资金会分成小份来由出借人认购。每份人民币100元,可认购多份。每完成一笔出借,借款人的借款进度都会有所更新并显示在网站上,出借人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自己的资金流向何处,甚至是借给哪一名贫困农村妇女。

    通常的借款期限为一年,出借人能收到贷款总额2%的利息,宜信收到贷款总额1%的服务费用,剩余收益归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所有,用于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从2005年在有关金融部门的推动下,我国第一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起,到2008年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推广到全国,近几年商业性小贷公司出现飞跃发展,一些也在农村开展业务,但其很少瞄准低端市场。

    拓宽融资渠道

    “有谁知道,最早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做小额信贷的公益机构,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家?”三个月前,王静艳在她组织的小额信贷交流沙龙上,以这样的问句开场。事实上她心如明镜:大多数公益性小贷机构因为资金匮乏、转制困惑等原因最终难以为继,现存的几十家也大都步履维艰。

    “上世纪90年代公益性小额信贷项目最活跃的时候,资金大多来源于捐赠,很多是海外基金会。2000年以后,项目陆续到期,海外的捐助大幅减少,机构融资越来越难,机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何广文看来,公益性小贷机构转型成小额贷款公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多元化,而且它是个产权比较明晰的企业,有利于走向市场。”

    对此,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则持保留意见:法律对小贷公司的负债比例限制得很死,融资金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0%,很限制机构发展。另外给的政策也不够,很多地方不承认小贷公司是金融机构,不享受税收优惠的,这是身份问题。

    2010年5月,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下达了《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对金融机构涉农的单笔贷款额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贷款,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象:资金雄厚的正规金融机构因风控、收益、技术成本等因素考虑,不愿意过多涉足农村小额信贷,而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却因身份问题难以融资;政府试图通过税收政策刺激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而小额贷款公司却在大多数省份不被列入金融机构行列。

    虽然“中和农信”依托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在享受税收优惠、获得小额信贷实验特许权和银行资金等方面比其他机构占有优势,突破了许多“民非”身份的桎梏,但其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据介绍,“中和农信”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批发贷款。2014年,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中和农信”成立了互联网金融部,开发互联网金融业务,但目前系统仍未上线。

    2014年7月20日,有着丰富互联网金融经验的宜信公司CEO唐宁在“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发表演讲,称“我们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不能要求银行什么都做,反而应该鼓励不同的机构以不同的模式,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去解决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建立多层级的金融体系。”

    8年前,唐宁在借鉴国外P2P小额信贷模式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社会信用的实际情形,首创性地推出了小额信贷服务中介模式,提供个人对个人的借款平台。规避政策上禁止咨询公司进行吸储及转贷款的规定,他采取了债权转让的方式:“比如我把钱借给张三,然后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我是张三的债主,再把张三的债权转让给您,您成了他的债主,我不承诺他回报您本金利息,这整个就是个债权的转让。债权转让过程中不涉及任何资金池。”而宜信推出的线下债券转让则是以唐宁本人为主要借出人,由唐宁先借款给需要融资的项目,理财者再从唐宁手中购买债权。

    据了解,目前的宜信资产规模已经超500亿。而从2009年至今,“宜农贷”共帮助农户11966户,金额为82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