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视觉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惠民药局:
营利与慈善之间的公共医疗机构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视觉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7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惠民药局:
营利与慈善之间的公共医疗机构

    北宋时苏东坡在杭州设立惠民药局,据说杭州现今的惠民路(巷)正因此得名

    图为《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药局一隅

    惠民药局是元、明中央与地方官药局的正式名称,源自于北宋时代的熟药所与和剂局。惠民药局主要面向普通民众,朝廷对其实行补贴政策,使其出售的药物远远低于市场价格。除了卖药外,惠民药局配有医官兼给患者治病,是宋元时期最主要的慈善医疗机构。

    从王安石变法之时算起,直至清朝不再设立这一机构为止,期间约500年的时间(1072年至1644年),惠民药局的发展可按朝代分成三个阶段。在宋代,惠民药局为专营药物贩卖的官营药局;到元代,它成为兼营放贷与施药的惠民机构;至明代,它转向与进行教育的医学逐渐结合。

    救助贫病之民一直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养疾之政”:统治者通过一定的方式给包括灾民在内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六疾馆”,则对“京畿内外疾病之徒施医给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慈善机构之一。

    到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市规模扩张,人口数量激增。开封、临安等城市,更是商业繁华、行旅众多。统治者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旦发生疫情,势必危及百姓生命,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威胁统治基础。

    因此,救济贫困病患、预防瘟疫蔓延颇为宋元的统治者所重视。宋代,也成为中国医疗事业史上的重要时期。朝廷开始设立公共医疗机构,如太医局、翰林医官院等,同时也设立加工药材和销售药材的机构。其中的惠民药局主要面向普通民众,有时也配有医官兼给患者治病,后来成为宋元时期最主要的慈善医疗机构。

    财政补贴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按照当时新法中“市易法”的规定,药品的贸易必须由政府控制,经营药品是国家专利,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制作或经营任何药品。

    当时,熟药,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中成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北宋初年,京城开封设有熟药所与和剂局,主要负责制造成药和出售中药。后来上述机构几经合并易名,改作“太平惠民局”,到元代统称为“惠民药局”。

    北宋时期的药局主要在京城,各州、路设置的并不多。药局卖药的同时,还配有医官,为病人诊断并提供处方,看医用药十分便利,颇受百姓欢迎。

    到了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东南,军事实力较弱,但社会经济仍然很发达,统治者重视惠民药局的建立。自宋高宗绍兴年间起,类似的慈善医疗机构在各州、路普遍设置起来,成为宋朝救济百姓疾病的主要机构,如明州合剂药局、苏州济民药局、建康府药局、衢州惠民药局等即是其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临安惠民药局。

    每到夏天,朝廷会派出医官到临安城内外施医送药,为穷苦的百姓诊治。暑热之季,还派士兵送药下乡,直到天气凉爽后才停止。这种制度,便于充分掌握百姓的健康状况,对于防治疾病和监控流行性疾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每逢疫情肆虐,南宋朝廷还会令惠民药局派出医官携带药品,走街串巷,上门诊治,给散汤药,以免疫情蔓延。在瘟疫暴发期间,惠民药局实行通宵服务,日夜都有专职人员值班,要是“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按“从杖一百科罪”。高明的医术和严格的管理,使惠民药局名声斐然,以至许多地方大员患病时都上书皇帝,要求赴京师惠民药局医治。

    惠民药局设置的初衷是让医药惠及百姓,让穷困患病之民看得起病、用得起药。因而,朝廷对惠民药局实行了补贴政策。这样,它所出售的药物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使更多的下层民众有能力承担寻医用药的费用。如果遇到确实没有支付能力的穷人或者灾民,还可以免费施药。

    严苛的管理

    惠民药局的管理十分严格:和剂局根据官方药方严谨配置药物,保证用料足质足量,严禁偷工减料。若药品囤积时间过长,超过保质期,就要及时进行毁弃处理,以保证药物功效。为防止造假药,冒充官药出售,惠民局和和剂局各自有“药局印记”和“和剂局记”四个字的大印。另外,东、南、西、北四局,也各自加盖上六字公章。皇帝也曾下诏,若有人制造假药,伪造处方和官印,要依“伪造条例”法办。

    另外,惠民药局的制药、售药均由朝廷派文武官员和士兵负责监督管理。地方上的熟药(中成药),多半是从京都的和剂局运来的。和剂局和惠民局都由朝廷派文武官员和士兵管理,负责监督其制药、售卖,并负责守卫、巡逻和护送等任务,每个所巡防的官兵约有10余人。

    上文提到,惠民药局作为官方的慈善施药机构,有来自中央的补贴,但主要收入还是靠卖药挣钱。同时,在地方药局的经营上,药局也通过放贷获息来维持运营,购买药物。

    南宋时期,一些地方的药局还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比较有名的是明州鄞县,其经营方式是由当地官员捐万缗作为本金买药,然后“剂量精审,阖境赖惠。渐收赢钱,以补泛费,其万缗则循环充本”。

    但同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官营药局,盈利仍然是其目的之一,通常只有在皇帝特别下诏时才参与施药救济的工作,并且这种临时性质的救济工作从孝宗之后便很少出现。

    因此,为了补贴官营药局惠民功能的不足,一些人开始集资自主设立慈善药局。他们自行寻找经费设立药局,有些仍是从事药物买卖,但比市场价格低廉,有些则提供民众治疗并免费供药,以慈善机构的模式运营,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些药局的主导者都具有政府官员的身份。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惠民药局的存在,不单具有慈善惠民的意义,同时对于医药卫生行业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各药局做成“熟药”的方子,经过统一的整理,汇总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不仅对于当时制作的熟药品种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成药方剂,而且书中记载的每一种中成药的制作方法十分详细,为后人选方制药提供了方便。

    推广与没落

    到了元代,官营药局不像两宋时期有那么多的名称演变,一律称为“惠民药局”。政治上,元朝的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慈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一些宋代活跃的慈幼、养济等慈善机构都废弛了,但救助贫病的药局在元朝却仍然存在。

    事实上,早在窝阔台上台之初,蒙古统治者就开始在北方的燕京等十路仿宋朝的规制设立惠民药局,并拨银500锭,派专门的太医负责药局事务。及至入主中原,中统二年(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王佑在成都路设置惠民药局,又派他到西川等路为药局寻访医学人才。

    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下诏令全国各地普设惠民药局,政府通过各地的户口数来决定拨付经费的额度,惠民药局真正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这一次设立的惠民药局极多,据不完全统计,路一级的惠民药局就有268处之多,许多以前没有设立惠民药局的地方也纷纷设立,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历朝历代所不能及。

    管理上,元朝的官府选择当地良医主持药局。在蒙元朝廷修撰的记功政书《经世大典》以及后人编修的《元史》中,“惠民药局”都作为一项内容单列出来,可见在元朝历史上,惠民药局作为一项善政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经费来源上,元朝政府改变了宋朝的经营方式。经营者先向政府领取一笔资金作为本钱,再由经营获取利润,再将这些钱帮助需要的民众。政府则不再经营药物的贩卖,给予民间更多的从事相关行业的机会。

    而到了明朝,为了解决元代的冗官问题,将地方官制缩编,中央不再向惠民药局提供补助,所有的药局都改为经营者自筹。此外,医户制度也因户籍制度的崩落而难以正常运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明政府不曾明确废除惠民药局,但也让它逐渐走向没落的命运。最终,除了靠部分地方官员重建与维持惠民药局外,施药济民的任务就转向各地的慈善药局了。而到了清代,因政府不再将药局列为官衙建制,惠民药局这种官办的慈善公共医疗机构就逐渐消失了。

    公益时报记者 张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