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视觉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一个社会人士的支教心得
寻求改变的短期支教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视觉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7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寻求改变的短期支教

    暑期是短期支教最为集中的一段时间。图为7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蓝粉笔”团队前往民权县尚楼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与这里的留守儿童一起上课、游戏、跳舞唱歌。

    编者按:

    短期支教的利弊问题在最近几年是个颇为热闹的争议话题。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利与弊总是相对于具体的人来说的。处在短期支教这一公益链条不同位置的人,其利弊是不可能相同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切身感受,在前行中改变,在改变中前行。

    2003年左右,“到农村学校去支教”是一种很时髦的行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趋之若鹜,并以参加支教为荣。近几年则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质疑和反对都有。实际上,对于短期支教的各种问题,最清楚的莫过于亲身参与的组织和个人,而在意识到问题之后,他们也正在寻求或者已经做出改变。

    受益者是谁?

    在关于支教的讨论中,很多人都指责在其中受益最大的不是孩子,而是大学生。西部阳光基金会则明确提出将支教的两个受益方——乡村孩子和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后者作为侧重点。

    西部阳光基金会最早以支教活动开始,也是公益组织中做得比较成规模和有影响的。它的这部分项目在2012年独立出来成立了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EV青年),负责支教的工作。从2003年至今,怎样服务乡村教育,一直都是西部阳光在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EV青年的负责人之一刘斌向《公益时报》记者介绍,支教项目从2003年开始,当时希望通过大学生的参与,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但第一批志愿者回来之后,反思了很多,当时就认识到了大学生支教能改变的东西非常有限。乡村教育还需要更多其他帮助,西部阳光的师资培训、乡村幼儿园建设、驻校社工、教育类公益组织支持等许多后续项目也逐渐衍生出来。

    对于短期支教,2008年之后,西部阳光很明确地提出来这个项目更侧重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刘斌说,在这个项目的两个受益者——乡村孩子和大学生中,我们很清楚受益最大的是大学生,当然前提是更好地服务和应对孩子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大学生的成长。

    对大学生来说,支教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力所能及的一种实践,容易理解、容易做到,这样的公益体验也让他们更有成就感,其中的团队合作、环境适应、挑战困难等,帮助其成长,也是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收获朋友的一个途径。

    2009年之前,西部阳光的支教项目都集中在北京招募志愿者,每年寒暑假共两期,各十支团队。2009年之后,就开始跟更多的其他地区社团合作。刘斌说:“算起来每年全国可能有几千支大学生支教队伍,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名牌大学比较多,每个学校都可能十来支队伍,比如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大等。”但其中水平参差不齐,西部阳光也回应这个需求,对他们中的一些进行扶助和支持。2014年EV青年自己操作的仍然有10个团队,作为支持者对其他社团的队伍进行培训的有60支,而且不再做寒假,只保留暑期支教,希望做得更集中、更专业一些。这样,志愿者的招募可以提前将近一年启动,培训、筹备期也更长。为了避免出现负面因素,订立规则、随时提醒,也是培训和实践中的一部分。

    到底该教什么?

    大学生志愿者是支教队伍中最大的一部分,而支教活动也是很多公益社团一直坚持做的、最能吸引学生加入的招牌活动。很多活动也由校外的NGO支持。

    成立于1994年的阳光服务社是西北师范大学最早的公益社团之一,他们从2004年开始做支教,与西部阳光基金会、甘肃省内的蓝天助学、春晖助学等公益组织有合作。

    现在负责社团内这部分工作的是大三学生马元君,一般来说,大三或大二的学生就可以成为社团内的领导者了。马元君对社团的历史也很清楚,2004年支教的队伍还不多,阳光服务社所做的也只是传统的支教,给山村学校的孩子进行常规的文化课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但2009年之后,他们开始将重点转向招募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而不再偏重文化课。

    但学校对这个方向的改变并不是很赞成,主要因为这种教学内容和方式,对当地的教师是一个冲击。学校原来是没有心理课的,但很显然孩子们对此非常积极和热情。对于这种情况,马元君说,我们也计划跟老师做一些交流活动,期望能够有所改变。而对于参加过支教的大学生来说,除了当时的心灵触动,之后的长期影响更加明显。阳光服务社的往届会员毕业后专职做公益的虽然不多,但很多都在兼职做公益、关注公益。

    短期如何变长期?

    今年夏天,智行基金会在短期支教外,开始启动长期支教项目,刚刚发出不久的支教志愿者招募信息中,要求志愿者可以持续服务一年,或至少半个学期。

    智行基金会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艾滋遗孤。在安徽、河南、云南的二十几所学校中,分布着智行所资助的图书馆,支教地点也是依托图书馆项目的分布而展开的。支教项目负责人周晨阳向《公益时报》记者介绍,智行在2007年开始根据学校的需求招募志愿者,在节假日、周末来到学校,但因为时间短,做得更多的是交流。这些志愿者大多来自智行资助的大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但依然很容易出现志愿者的断档、流动。而学校本身也更希望能够有长期的支持,因为短期支教效果不是那么明显。这样的改变显然对双方都有好处。

    但招募信息发出后,咨询的人不少,报名的还不多,毕竟参加长期的志愿服务要顾虑更多,而招募对象也需要从原来的志愿者人群中再向外扩展。

    继续存在的理由?

    刘斌认为,现在公益活动多了起来,更多人不太看好这种传统单一的支教活动,大学生参与公益的人数在增加,但参与支教的比例是有所下降的。其中的因素很多,现实存在的问题,也有农村学校校长曾经接受过一些表现不太好的队伍,他们对大学生的态度也明显有了转变。但这个活动仍然连接着大学生和乡村教育的两端,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除了对大学生的锻炼,从公益行业的角度来讲,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公益组织、NGO这些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概念,这些认识对他们以后的职业选择会有所影响。可以说,支教活动是对公益概念的一次普及。

    对孩子来说,多了一些体验和选择,实现从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跨越。大学生所提供的多重选择的价值观,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农村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也越来越少有年轻人留在村里,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接触的年轻人非常少,这是一种缺失,而大学生可以做出一些弥补。当然还有就是榜样的作用。

    公益时报记者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