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视觉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一个社会人士的支教心得
寻求改变的短期支教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视觉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7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个社会人士的支教心得

    冼励勇是广州市激扬文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也是一名老教育工作者。他认为,志愿者与乡村学校和老师的矛盾有些时候源于教育理念的错位。

    在他和他的学生帮助过的一个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在小学2年级时就把优秀学生选拔出来集中培养。而即便如此严苛,这个学校所在县2009年考上大学的人数也只有30人。在冼励勇看来,现在的乡村教育缺失很多,教育方式也是盲目的。而支教志愿者所希望进行的素质教育,与追求成绩的学校一定会有冲突。

    “我们捐赠图书的时候也多了个心眼,请老师把借书登记拿来看一下,本子拿过来一看,上边的登记还是3年前的。这些‘闲书’是不受老师欢迎。”冼励勇说,“也有很多学校理解我们的开放式教学。”还是这个学校,冼励勇推荐了外国留学生去支教,和孩子交流,被拒绝了。后来,冼励勇在做支教时,有时会选择联系村委会、村长,而不是学校,他们更支持这些活动,认为能够给孩子带来好处。

    冼励勇说,农村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我们也很理解,我们应该学习陶行知,从乡村建设的角度着眼。现在很多乡村小学的教师或者校长,并不安心在那里工作,只要有机会,当然是往条件好一点的地方走。长期的支教是非常需要的,但我觉得更需要的是对于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培育。短期支教也需要,就是去“煽风点火”,让他们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这些孩子能够看得更远,还有我们讲的生理卫生课等学校中没有的课程,都很需要。

    志愿者短暂来访又离开,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落差,冼励勇给他们建了一个QQ群,五湖四海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加入。“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在他们身边,但离开后就杳无音讯也不妥。汶川的孩子和新疆、吉林的孩子,都可以互相聊天。其实他们互相的谈话有时候也没什么内容,就是开开玩笑,但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出现。”冼励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