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社工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视觉
   第12版:专题
   第13版:《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2013)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让NGO搭车为自己众筹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社工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封面报道

第11版
视觉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青基会“挑战8小时”的平台化尝试:
让NGO搭车为自己众筹

    6月21日,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主办的“挑战8小时”慈善徒步越野赛如期举行,共筹款2143278元。项目实施三年来,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公益和体育爱好者前来参赛,而每年“挑战8小时”中的一些民间NGO却撑起了一片别样的风景,这些民间NGO瞄准了这一契机,将其视为筹资和品牌推广的渠道。

    让民间NGO搭车众筹

    罗璇现在是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阳光与服务项目”负责人,见到罗璇时他正在徒步通过此次赛事的5千米“马兰”关口。罗璇和他的队伍北京市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一共来了54个人,之所以要来这么多人,是为了一个公益目标的早日达成。

    记者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挑战8小时”的官网页面上看到,从5月中旬发出募款邀请开始,截止到6月21日,这支民间NGO“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队伍的筹款额度位列第一,接近8万元人民币。

    根据徒步规则,项目中参赛者可以4人组队或以个人参赛的方式参与,民间NGO同样按照该形式,每名参赛者在缴纳90元报名费后,其余款项将成为募款额度。为了使比赛更具趣味性,主办方按照此次10KM、20KM、30KM的赛程为参与者设定了500元、600元、800元的参赛标准,并在6月21日开赛后的一个月之内,只要募到500元、600元、800元就算合格,中国青基会将会给出不同奖励,不管达不达到标准都算是为公益做了贡献。

    中国基金会将提供统一的募款账号给予每一个参赛队和参赛者,捐款者在捐赠时将注明捐赠对象,从而将钱款拨付到每一个募款对象,民间NGO也可以通过该渠道获得捐赠。

    参加“挑战8小时”慈善徒步越野赛,被罗璇看作一个很好的募款契机。“我们很高兴能够搭上中国青基会的这趟募款列车,其实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搭车了,平时我们也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募款,但这种形式能够将公益与体育很好地结合,公众参与度很高,可以扩大我们的募款途径和影响,对于机构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罗璇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

    2013年,罗璇所在的机构“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第一次参加中国青基会“挑战8小时”活动,当时他们派出了78人的强大阵容,最终借助“挑战8小时”这个平台成功募集到善款7.7万元,这些钱用于给一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治疗。那次,让罗璇尝到了甜头。

    今年“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共派出54名队员,设定募款目标为10万元,活动开展当天离这个目标仅差2万余元。“这个目标我想很快就能达成,在沿途,队员将自己徒步时汗流浃背的样子发到朋友圈,很快就又有捐款进来。”罗璇说。

    早在2012年中国青基会举办的首届“挑8”项目中,就向众多NGO发出了邀请,希望其他NGO通过这个筹款平台来为自身机构募款,随着“挑战8小时”项目影响力的扩大,每年搭车的草根机构都在增加。

    这次搭车中国青基会的NGO大概在8家左右,这些机构通过“挑战8小时”募来的钱都将用于机构自身的项目开展。

    “挑战8小时通过3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公众知晓度,通过这种知晓度形成一种筹资平台,同时我们将这种筹资平台和方式打开,开放给更多民间NGO组织,希望他们利用平台完成自己的筹资目标。作资助型基金会是青基会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民间NGO都能来参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姚文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

    重在培养公众参与意识

    三年来,项目过程中都号召参赛者向公众进行募款,无论数额多少,都希望能够募集到一定比例的善款,同时还有为不同参赛者设定的募款目标趣味性环节来让参赛者进行对照比较,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并不是每一位参赛者或一些组织都是通过向公众众筹的方式来参赛,甚至有的直接自掏腰包“达到标准”。

    今年56岁的李辉是一名老选手了,去年李辉报名参加50千米的比赛,今年赛程缩短为30千米,不论路程长短,李辉都不胆怯,但对于“挑战8小时”项目的募款倡议,李辉却显得有些不知从何下手,最终他自掏800元算作是达到募款标准。

    “我们都是些‘老同志’了,几百元让我去向别人要,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原先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时下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咱也不会用,就觉得自己掏腰包是最舒服的。”李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像李辉一样,单纯通过自掏腰包来参赛的参赛者并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年纪偏大,对于通过活动的方式向公众募款显得并不是那么适应。

    “虽然项目已经开展3年,但现在主要还是处在培养参与意识的阶段,通过活动的方式希望能够有更多人能够知晓公益项目,然后再逐步培养参与者的募款意识,在国外这种慈善筹款的方式已经很成熟了,在国内还需要时间。”姚文说。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表示:“我没有将‘挑8’定位为一种募款,我认为这是一种公众对话的渠道,公益项目需要公众来参与,首先就要与公众对话,让公众认识项目,然后才会有公众参与和募款等一系列后续发生。”

    涂猛也指出,香港和内地在慈善项目募款上确实有些不同。

    “这种不同在于,香港可能更多在乎于你的募款,像香港‘苗圃行动’,如果你想参加,是需要你一定要捐够一定数额的善款才能获得参赛资格,在参与者捐赠时,主办方甚至会监督每一个参赛者每一笔钱的募款来源,真正做到善款的众筹。另外,参加这样的众筹活动公众觉得很自豪,将公民意识很好地融入其中。”涂猛表示。

    “但不管怎么说,挑战8小时在两个方面的意义是一样的,第一是健身,第二是公益。”涂猛说。

    公益时报记者 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