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6版: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7版: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8版: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9版: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新闻
   第13版:社会创新
   第14版:人物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2013)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慈善法将带来“慈善法制”
公益机构需摆脱“人治”化管理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6版
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7版
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8版
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09版
关注社会化养老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社会创新

第14版
人物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6月0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机构需摆脱“人治”化管理

    德鲁克说:“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那么,在公益机构里,到底谁才是机构的管理者,仅是领导人或领导层吗?

    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从人治到管理,这是组织发展的必然。公益机构的发展会经历“人治”到“团队共治”再到专业管理的不同阶段。在机构的初创期,尤其是草根机构,他们的创始人很可能是领袖式人物,通过类似火车头的作用来带动整个团队,团队的决策和工作思路也基本上服从于这个创始人。但在团队规模有了一定发展后,创始人会开始通过团队共治来管理机构,让内部形成一定的习惯和共同的纲领。当然,这种共治也会基于人情或人脉,所以它需要大量工作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需借助大量活动来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在我看来,前面这两个阶段,都处于“有力气没脑袋”的状态。原因是,不论人治还是团队共治,领导人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把团队带好,如何管好团队。当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团队成员开始关心“使命愿景”和“有效性”的时候,组织才面临真正的“现代管理”问题。是的,管理,是对有效性的思考——所谓的绩效,不是做好事,也不是把事情做得好,而是把事情做对,即在知道为什么做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做得更有效。

    不少NGO的同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管理的不屑、抵触或是恐惧。有领导者觉得最有效的管理就是自己一声令下、三军得令;也有领导者认为管理就是管制员工,跟非营利组织的文化格格不入,搞不懂也不想花时间做;还有领导者看得到管理的效果,但是不想推行,怕会失去自己的权威。

    第一类的领导者,他确实渴望跟同事一起奋斗,但如果太享受这种工作方式,就会把领导者本该做的管理工作搁置在旁,剥夺了同事成长和锻炼的机会;第二类的领导者,以为管理即意味着表格、模板,并没有在这问题上多动脑筋;第三类领导者,只把事情做对为中心,害怕运用管理。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机构里面推行管理,避免个人意志和权力欲望对组织使命、组织运作产生灾难性的打击。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必须卓有成效。公益机构若不谈管理,形同于自我放弃。一家草根机构,如果只谈情感、只讲动人故事的话,也许能够在短时间有迅速发展,但未必能够做到可持续地发展,更不要说真正彻底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非营利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如果只认同机构领导人,只沉溺在机构文化和氛围里面,不关注机构使命、客户需求和行为的有效性,那将是可怕的事情,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中国内地的公益慈善领域经常涌现出魅力型的领导或组织文化,他们会引发一阵阵新的潮流和社会关注。但这些魅力型领导的管理工作是否真的做得卓有成效?这不应该是用媒体报道或其个人发表了多少文字来衡量,而应是观察其管理的团队所带来的社会改变和利用资源的有效性。

    尽管不排除有天才,但仅依靠人内心动力的机构,资源很快就会枯竭,况且中国公益更需要人人参与的机制,需要更多人能够起到“管理者”的作用。重视管理,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工作;而仅依靠魅力和个体智慧,只能让所有人都做出平凡的工作。

    拜客广州总干事

    陈嘉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