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独“富”天下。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将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总资产还多10%。这些惊人的财富除了用于慈善,大部分被他传给了儿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又分别在1934年、1952年设立一系列信托,把财富传给妻子、子女和孙辈。在信托委员会和别名“5600房间”的家族办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当年积累的财富已传递给家族第六代成员。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约翰“D”洛克菲勒的后代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地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 在财富内部传承之外,洛克菲勒家族运用他们的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使家族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各地。这个传奇家族历经百年,传承后代的不仅仅是如何管理财富,更多的是慈善精神。 老约翰,创富的一代 洛克菲勒家族总部在纽约州的威斯特彻斯特县境内,位于哈德逊河上游,距纽约曼哈顿岛有一小时车程,它的规模和一座小城镇差不多大。这座占地3400英亩的豪华住宅的主体部分,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由家族创办人约翰·D·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主体住宅的四周环绕着花园、喷泉、跑马场和艺术雕塑作品,风景宜人。 约翰·D·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财富帝国的创始人,他是相当勤勉和生活简朴的企业家,他从不喝酒,没有虚荣心,甚至不考虑外表形象问题,唯一的嗜好就是骑马。老洛克菲勒把精力都放在了石油生意方面,通过吞并或挤垮对手等方法,创建起美国一流规模的标准石油公司。 约翰·D·洛克菲勒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家干货店干活,每周挣5美元。而他后来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实际上是美国石油业的开始。尽管政府多次派反托拉斯检察官调查标准石油公司的经营状况,多次举行关于标准石油公司的听证会,并且,标准石油公司还吃过数不清的官司,源源不断的金钱还是滚滚流入标准石油公司的账簿。老洛克菲勒说过,“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一份礼物”。 1911年因最高法院裁定拆分石油托拉斯,形成了若干个至今依然存在的企业,比如埃克森-莫比尔、雪佛龙、亚美以及其他三十多家企业。 事实上,当约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的时候,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约翰·D·洛克菲勒的发迹史跟他本人的“低价策略”很有关系,他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却懂得什么是“弹性需求”和“规模经济”,他一贯相信“买卖规模大一些,产品单位利润小一些”是良好的经商之道。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标准石油公司经常赠送灯笼,以确保消费者会买煤油来点灯笼。 一手聚财,一手散财 老约翰是虔诚的教徒,他遵从基督教“人生而有罪”的教义,严格按教义生活,虽然赚钱无数,但他的衣食住行却极其简朴。这位低调的富豪,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个邪恶的资本家,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他又是善良的慈善家。在生意上,他壮大自己,打击对手,建立托拉斯;但同时,他用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了美国史上第一个十亿富豪,用后半生散尽亿万家财,投身慈善。 洛克菲勒家族把许多钱都投到了慈善事业上,标准石油被分拆时,老约翰已经退隐江湖十余年,专心做慈善,他们从事慈善事业的规模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晚年的老洛克菲勒在最信任的朋友牧师盖茨先生的真心建议下,先后散了上亿巨款,分别捐给学校、医院、研究所,以及建立起庞大的慈善机构等。 老洛克菲勒先是创办起芝加哥大学,接着向亚特兰大斯伯尔曼学院的黑人妇女提供教育资金,然后又发起成立了一个医学研究组织,该研究组织后来发展成为洛克菲勒大学。再后来,老洛克菲勒建立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中国最负盛名的医疗机构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也由洛克菲勒家族于1917年创办。 在12年的时间里,老洛克菲勒投资了446,719,371元给他的4大慈善机构:医学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员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劳拉斯佩尔曼洛克菲勒纪念基金会。在投资过程中,他把这些机构交给小洛克菲勒。 截至20世纪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他赞助的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献了5.3亿美元,他的整个家族的慈善机构的赞助超过了10亿美元。中国受益尤多,接受的资金仅次于美国。 家族慈善的传承观念 美国富人对待财富的看法与其宗教背景、社会制度有关。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后若干年,“规范商务竞争的法律规范”逐步建立,垄断被严格禁止,并开始对富人征收高额累进税和遗产税。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美国富人将钱财更多地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善捐可以免税。在制度和文化的双重作用下,美国的富人群体形成大体一致的财富观,即只有对社会有益的财富才是正当的。 在19世纪的企业领袖中,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和石油大王老约翰·洛克菲勒对于慈善事业的投资被视为具有长期眼光,而他们也被誉为“战略性慈善事业之父”。 洛克菲勒所从事的慈善活动是非常细致的,而且具有战略考量,他不但希望通过参与缓解社会问题的症状,更希望通过长期努力能够触动或解决引发社会问题的病根。他花了近40年的时间,经营他的慈善事业,范围从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系统化,到基础科学和艺术。比如他创建了洛克菲勒大学、芝加哥大学及其属下的威廉雷尼学院(使威廉雷尼学院从一个小小的浸信会学院,到1900年成为世界级的学院),以及许多教会属下的学院机构。特别是创立于1901年的洛克菲勒大学医学院,根除了长期困扰美国南部农村地区的钩虫病,并有2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传记作家评论说,洛克菲勒改变了慈善事业的结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洛克菲勒的言行也影响了他唯一的儿子小洛克菲勒的一生。 小约翰,送财的一代 老洛克菲勒集聚的钱财实在太多了,多得他只好雇人帮他来花。而到了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这一代,小洛克菲勒发现:自己要想在石油生意和慈善事业这两种祖传家业之间找到心理平衡非常困难,因此他经常经受着神经失常的煎熬和折磨。小洛克菲勒曾经说,他在做生意的时候感觉就像和自己的良心进行赛跑。 于是小约翰在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方面放弃了许多机会,他的大半生时间都花在了把家族财富送出去方面,而不是积聚更多财富上面。大卫指出,在大做慈善事业的过程中,父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看到社会上存在有许多问题,就想办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在大做慈善事业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极大满足”,看到社会上存在许多问题,就想办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他对保护历史文物和保护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他的努力,英国对北美大陆殖民时代所创建的威廉斯堡古城和法国的凡尔赛宫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他的妻子艾比凭着洛克菲勒财团总裁妻子这一头衔,在纽约创办了一所现代艺术博物馆。 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能有今天的名声,小约翰绝对功不可没。 当巨大的财富出现之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观念,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维度上都获得合法性的财富才是对社会有益的、值得尊敬的,否则这个社会就会有危险。洛克菲勒家族聚积财富和处置财富的历史,影响的将不仅是美国富人。 (高文兴/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