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社会创新
   第13版:视觉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守望梦想——《公益时报》13周岁记
公益诉讼主体如何认定待解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社会创新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诉讼主体如何认定待解
有规定,还需操作细则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收案数量偏少,与环保事件频发的现状极不相称。

    经过前后四审,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八次会议通过的新《环保法》虽然要到2015年5月1日才开始实施,但因为对“公益诉讼主体”等新规定的不同解读,此法始终是最近一段的舆论热点之一。

    5月21日,在民间环保NGO绿家园举办的环境沙龙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针对关于新《环保法》公益诉讼领域的争议进行了解读。

    王灿发指出,“四审”过后的《环保法》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看似扩大,但具体条款还需要明细,否则很难操作,2015年5月1日实施后,也不会一下出现公益诉讼井喷现象。

    公益诉讼主体范围

    逐步扩大

    早在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就通过了《环保法》修正案草案第一稿,但这一版本中并没有写入公益诉讼,从而引起了热烈讨论。而2013年6月二审稿中规定有资格提起公益诉讼的组织只有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家,引起自然之友等环保公益组织上书。

    2013年10月第三次审议稿中,公益诉讼的主体变成“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据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教授曹明德的统计,按这个规定,全国也只有13家民间组织满足条件,且主要是政府背景的组织。

    新《环保法》最终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第五十八条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的组织应符合以下条件: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在这一过程中,环保公益诉讼一直举步维艰。根据2013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维权情况通报会指出,“2013年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提起的8起公益诉讼案件中无一起得到立案”。

    诉讼主体认定

    实操性较差

    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对于这一条,王灿发认为规定是有争议的。王灿发说:“争议焦点就在于一些直辖市设立的区,这些直辖市区应当说跟一般市的区是同一个级别,那如果是登记在直辖市下辖的区还有没有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自然之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环保组织之一,是在北京市朝阳区登记的,那么在直辖市的市区登记的环保组织有没有这个资格,法律并没有明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

    北京环鸣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玉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之友要想获得公益诉讼主体资格,需要变更为在北京市注册,或者迁到其他省市的设区的市级民政部门或者省级民政部门注册。

    但王灿发并不认同,他认为:“直辖市的区和一般市设立的区应该等同,在这些区注册的环保组织都应该具有公益诉讼资格。”

    另外,获得公益诉讼资格还必须满足“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条件。“这种违法记录谁来证明和提供?”王灿发反问道。

    王灿发举例:“如果由主管部门开具,就会很简单;但如果是让民政部门开具,可能会比较难。作为登记机关可以知道你在登记时是否违法,但你在今后运营或机构地址变更过程中,要民政部门开具就不那么容易了。”

    “再则,如果机构有违法记录,这种期限有多长,难道就因为有违法记录这个民间NGO就一辈子都不能提起公益诉讼吗?”王灿发补充道。

    新法实施不会引大规模

    公益诉讼

    2015年5月1日,将是四审后的《环保法》通过实施的日子。对于这样一部在公益诉讼主体问题上屡次修改并扩宽的法律,一旦实施是否会引起大规模的公益诉讼?

    对此王灿发认为,“这种担心和期望都操之过急了”。

    新法的实施一下子不会有大规模的公益诉讼产生的原因有二:第一,虽然四审后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范围有所扩大,但有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机构不一定都会提起公益诉讼;第二,机构自身公益诉讼能力也有待提高,能够把参与诉讼的材料准备充分的机构并不多,过去云南省、海南省,甚至像贵州省有环保法庭的地方,公益诉讼门槛很低了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公益诉讼情形,这需要诉讼机构自身实力增强的同时,也需要公众环保维权意识的提升。

    ■ 本报记者 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