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4月25日,阿里巴巴的两位创始人马云和蔡崇信宣布,将会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基金将着力于环境、医疗、教育和文化领域,地域涉及中国内地、香港和海外。该基金来源于他们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期权,总体规模为阿里集团总股本的2%。根据市场对阿里集团美国上市后的估值,基金规模在20亿至40亿美元之间,堪比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地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 此消息迅速抢占各大媒体头条,但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马云及阿里巴巴相关人员均表示,基金正在紧锣密鼓着手筹备,暂时没有更多动向,让想知道更多的人不免有些失望。 然而,公益信托并非新鲜。 就在3月份,刚刚当选深圳壹基金理事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将公益信托存在的问题搬上了两会台面。在他提交的《关于我国公益慈善基金管理制度引入信托机制的提案》中,特别建议我国在制定公益慈善法律法规时,有必要引入信托机制,从公益慈善基金管理制度的层面,充分发挥托管人和管理人的角色和作用,以促使公益慈善基金透明、高效、持续发展。 从比尔·盖茨、洛克菲勒家族,到中国的牛根生、马蔚华、马云,公益信托成为越来越多商界大佬们选择慈善的模式,手握巨额资本的同时,他们也将多年的商场经验和理念带到慈善领域,将财富转化为公共利益之时,更愿意思考如何让资本保值、专业、可持续地运作下去。这种理念和模式的探索,或许才是公益发展更为珍贵的财富。 从盖茨的“双轨生钱”说起 马云和蔡崇信设立公益信托基金的行为,也得到了盖茨的支持:“这个决定意义非凡。在中国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的这个关键时刻,将会带来极大的示范效应。”这样的盛赞,其实也是在给他自己。 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将个人所有的580亿美元捐献给名下的慈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下文简称盖茨基金会),成为广为人知的善行,但新闻在吸引了眼球后,这580亿美元是怎样捐出的,却被埋没了。如今,这个问题才是更多人关心的。 也有人曾试图跑到盖茨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拜师学艺,殊不知北京办事处只负责花钱,并不管筹款,而事实上,盖茨早就为基金会想好了生财之道。 美国罗格斯大学华民研究中心主任黄建忠介绍,2006年开始,盖茨基金会正式转变成双重的实体结构,把原来的基金会分成两个独立的实体,一个是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个是比尔和梅琳达信托(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 基金会有权向基金会信托索要任何其财产范围内的资产进行公益活动,而基金会信托的存在价值,就是管理它的资产,并且把资产收益转交给基金会,让基金会达成它慈善的目标。而信托公司与基金会相互独立,互不隶属,只是拥有两位共同的理事——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同时也享有免税的地位。 提起盖茨基金会,就不得不提巴菲特,巴菲特的礼物让基金会资产翻倍。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自己财产的85%捐给五个基金会,其中向盖茨基金会捐赠1000万股伯克希尔公司的B股股票,当时这些股票价值约310亿美元。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一笔私人慈善捐赠。股权捐赠具有明确的时间表和条件,捐赠的股份是按年注入的,2006年以后每年7月,剩余的承诺股票5%移交给基金会的资产信托。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礼物,盖茨基金会的运作模式才是巴菲特选择其作为捐赠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待慈善事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 于是,盖茨基金会的理事会聚集了两位美国最富有的人。一位是做出史上最高慈善捐赠的最成功的投资家,一位是将余生托付于基金会的最成功的创业家,盖茨基金会成为二人大部分资产的集散地,也联手打造了最经典的公益信托模式。 欧美模式的中国玩法 2013年8月29日,老牛基金会创始人、名誉会长牛根生,在他《一个家族基金会的公益创新之路》的主题演讲中说:“关于做公益慈善事业里信托的路子挺好,别嫌比尔·盖茨基金没钱,钱都在信托,需要多少钱就从信托里拿,这非常有意义。” 其实,在全球股捐历史记录里有这样的顺序:2005年的牛根生、2006年的巴菲特、2008年的比尔·盖茨。牛根生因此获得“全球捐股第一人”的殊荣。 捐出股权做慈善,怎么做?牛根生决定到海外取经。他和现任老牛基金会秘书长雷永胜一起,在美国考察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斯坦福基金会、耶鲁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等近二十家个人和家族基金会。作为企业家,他曾考虑的是做百年企业,而在成立老牛基金会之后,他考虑如何做千年基金会。这其中关键,就是公益资产如何持续增值。 股票有两种收益,一个是卖的收益,再一个就是红利。牛根生回忆道:“基金会有钱才能成立,不捐钱就成立不了基金会,捐了以后基金会的股权又不能买卖,那钱从哪儿来?最早2005年开始用红利,当时都是0.18元的红利,12.88%的红利做慈善,但第二年发现红利的钱不够,又出了一个办法,把股票质押在银行里,本来股票价值升溢给你50%,所以用这个钱在基金会理财,用理财收益来做慈善事业。2008年又卖了一部分股票,把剩下的股票做了信托,信托和基金在支持着整个公益。” 老牛基金会秘书长雷永胜介绍,目前在老牛基金会控制、管理和受益的40亿元的慈善资产,年收益在10%至20%。基金会的主要收入就来自资产管理公司打理获得的投资收益。比如,每年如果获得4亿元的总收入,基金会计划每年支出2亿元,这样还可以剩余2亿元,如此下去,可以实现基金会的持续发展。 “之后一直在学习如何在机制上保证我这个意愿能够长治久安地得以实现,尽量少受到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因素干扰。”牛根生说,“国内的相关法规还在成型阶段,所以我很大程度上是考察学习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慈善资产管理和机构运营,然后在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完成了慈善财产的信托化。” 在美国众多家族基金会和个人基金会中,最吸引牛根生的则是已有一百多年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同样吸引他的还有其传承百年的家族慈善,所以做起公益,牛根生和全家人一起行动。 洛克菲勒慈善咨询机构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梅丽莎·波曼(Melissa Berman)介绍,洛克菲勒整个家族有200多个成员,现在很难追寻他们在做什么,但又似乎在所有领域都能看到洛克菲勒家族慈善的足迹。 “公益信托可以让一个捐赠者或者家族来建立一个常态的机制,但这种常态的机制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根据美国法律,公益信托一旦成立,其用途更改将非常麻烦,因此很多人通过成立基金会而不是公益信托来行使公益使命。”梅丽莎表示,同时洛克菲勒家族还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理事会,理事会的成员不是来自洛克菲勒家族,因为这样的做法可以保证基金会也可以获得广泛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 (下转0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