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中国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05版:中国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06版: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人物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飞天名媛: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的慈善救国传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中国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05版
中国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06版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人物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飞天名媛: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的慈善救国传

    李霞卿与她所驾驶的飞机合影

    环美飞行募捐时候的颜雅清(左)和李霞卿(右)

    上世纪30年代,世界战争硝烟四起时,三位年轻貌美的中国女子颜雅清、李霞卿和郑汉英冲破禁忌,以超乎寻常的胆略振翅而上,成为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家。在日本侵华期间,她们在美洲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募捐抗日,赈济难民。她们的美貌与胆识,打破传统、追求女性独立解放的精神,在亚洲和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世界公民:颜雅清

    对于颜雅清,大陆的史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付之阙如。直到2013年1月,季羡林的学生、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在钻研17年的基础上出版了《世界公民颜雅清传》,才还原了这位颇有侠义气概的奇女子的一生。

    颜雅清接受的是中西合璧式的教育,于1925年在长沙雅礼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并在上海医学院做英语教师。凭借其家世和才学,加上清雅秀丽的仪容,她很快进入了当时的名流圈,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名媛。

    1932年1月,日军进犯上海,颜雅清不甘心在名媛圈中虚度光阴,积极寻求为国尽力的机会。1935年,她前往莫斯科陪伴时任驻苏联大使的伯父,并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同年,她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盟妇女会议,陈述了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在新闻界激起了很大的反响;1937年,她又代表中华慈幼协会参加了在印尼万隆举行的国际联盟远东禁贩妇孺会议,并于同年底参与国联大会第18次会议。

    1942年,颜雅清以宋庆龄访美随行人员的身份重返少时求学的美国,并在其后成为罗斯福总统遗孀的助理。在此期间,她曾参与起草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在后来成为了《联合国人权宣言》的英文版。1944年,她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参与了联合国的缔造,并在后来任职于联合国公共信息部,代表联合国在美国各地演讲。也就在这个时期,她逐渐成为一名巴哈伊信仰者(信仰人类一体、世界大同的思想),多次在外交场合传播世界和平的理念。

    在那个男女不平等的时代,颜雅清的阅历和成就,值得中国女性为之扬眉吐气。她证明了当一位女性找到正确的信仰, 便可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去服务全世界的人民。

    从名伶到飞行家:李霞卿

    和颜雅清一样,李霞卿的一生也极不平凡。她幼年随父旅欧,后定居上海,英、法语稔熟,是上海中西女校知名的高材生。

    1926年,她的父亲与“中国电影之父”黎民伟在上海投资合拍电影《玉洁冰清》,片中有一个配角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得找自己女儿填补位置。结果,从未拍过电影的李霞卿表演十分成功,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并在之后接连主演了十余部影片。

    让人惊诧的是,1928年,演艺生涯风头正劲时,李霞卿突然告别影坛,出国留学。此时距她开始演艺生涯,仅仅过了两年。

    1933年,李霞卿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了飞行课程的学习。两年后,她转到了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波音航空学校深造,并取得了飞行执照。在1943年的一次电台采访中,她回顾了这段岁月:“我对飞机引擎的熟悉程度和对我的手掌一样。”

    1935年5月15日,李霞卿在奥克兰机场上空练习难度较大的翻筋斗飞行,因座椅皮带松开,突然被抛出机舱之外。在危急时刻,她冷静果敢,迅速打开背上的救生伞,降落在附近的旧金山海湾里,被美国海军救出。李霞卿由此在美国飞行界成名,成为美国妇女航空协会会员,并加入卡特皮勒飞行俱乐部。

    同年底,李霞卿回国。当时,上海及美国报纸都称她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从许多角度看,李霞卿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加拿大作家帕蒂·哥莉(Patti Gully)认为:“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波音航空学校的第一位女性毕业生,当时没有其他女性受过这么先进的训练。在1936年,中国政府颁发给她可以飞到任何地方的执照,没有其他女性被授予过这个职权。她是上海飞行学校的唯一女性教师,培育了中国的第一批天空保卫者。在1937年,世界上几乎没有女性拥有商业飞行员的地位,但李霞卿在六周内,载客飞遍了广东西南航空公司经营的危险线路。”

    环美募捐之旅

    1936年10月下旬,颜雅清在上海观看了李霞卿的花式表演,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即在她大脑中成形。表演活动一结束,她就找到李霞卿,两人的经历竟高度一致(都是名门闺秀,都有一儿一女,都曾长期旅居国外,都主动与丈夫提出离婚,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爱国心)。她们商量出一个大胆新颖的计划:创办一家飞行社或飞行协会,鼓励和帮助年轻的东方女性勇敢地踏入这个朝阳领域。可想而知,如果有更多的中国女性飞上蓝天,她们的生命价值就会得以重估。而当时颜雅清为国联中国代表团成员,正要到意大利调查儿童福利状况,于是顺便前往利托里亚机场上了平生第一堂飞行课程。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李霞卿随即投身于抗日救亡工作。而颜雅清此时身在国外,有不少有影响力的朋友,能够帮助募集这些宝贵的资金。很快,两人共同开展起募捐活动。1938年10月底,李霞卿抵达旧金山,而颜雅清的飞行培训也接近尾声。1939年新年伊始,李霞卿飞抵纽约与颜雅清会面,两人在一起商讨了一个周密的、雄心勃勃的筹款计划。她们决定各驾一架轻型飞机,作环美募捐飞行,总飞行里程15000多英里,耗时数月。虽然飞行艰苦且危险异常,但是,她们的飞行壮举将大大有助于宣传中国人民因为战争所遭受的苦难,有助于更多地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颜雅清和李霞卿两人对环美募捐飞行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规划。她们起草了整个行程的航线,确定了要飞抵的城市,配上导航图,并计算了一口气安全飞行的距离。她们还预计到达和离开各大城市的时间,并与各地的中国救济组织取得联系,在她们抵达前做好演讲礼堂的预订和听众的组织工作。由于李霞卿飞行经验更为丰富,她承担了更艰巨的飞行任务,足迹几乎遍布美国各州,总飞行距离超过万里,历时半年左右,到次年6月中旬才结束。颜雅清的飞行距离相对较短,总长6500英里左右,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地区,但是要飞抵的城市较多,估计完成任务回到纽约的时间为1939年7月底。

    为了确保此次募捐飞行和演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两人还争取了几位美国知名人士的赞助和支持。赞助此次募捐飞行的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之子小西奥多·罗斯福中校及其夫人、著名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和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宠惠的夫人朱学勤、时任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的夫人黄蕙兰等。

    女子驾驶飞机在当时是罕见的,加上她们的美貌和魅力,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有关她们的报道和照片总是登上当地报纸的头版。在演讲中,她们讲述了中国人民面对苦难的勇气,打动了听众的心,得到了大量捐款支援中国抗战。

    1940年,李霞卿又驾机飞往南美洲进行抗日宣传募捐。在秘鲁,她驾驶军用飞机作了长达1个小时的飞行表演,募捐4万美元。秘鲁航空部长前往观看,为她精湛的驾驶技术拍手叫好,并赠给她一枚航空金质徽章。

    而从1941年开始,李霞卿的小姑郑汉英也加盟到她们的壮举中来。同样热爱飞行的郑汉英是中国空军第一个女官——飞行中尉,第一个被派到加拿大任公职的中国女子,以及加拿大第一个持有国际飞行执照的女飞行员。为了赈济中国的难民和孤儿,她于1942年冬作横贯加拿大东西部的募捐演讲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943年9月,郑汉英在温哥华身染肺结核不治身亡,年仅28岁。这朵航空之花在人生最辉煌之际、在未竟航空报国之志时不幸凋零,令人扼腕。

    飞天名媛们有时甚至一天三场飞行与演讲,连续驾驶的疲劳让飞行危险重重。1940年,美国《远东》杂志曾专访李霞卿,问她单独驾机远飞是否冒险,她回答说:“所有的中国人,不论在国内或在世界各地,为了祖国,是很少想到危险的。中国人民永远有坚强的勇气保卫祖国。”

    公益时报记者 高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