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4月8日,马克·苏斯曼博士(Mark Suzman)做客北京大学,并以“创新慈善,改变世界”为主题进行公开演讲,并在现场回答了《公益时报》记者的提问。他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制定相关的慈善事业鼓励性政策”,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家及普通公众在公益事业上面的投入。 苏斯曼出生于南非,现任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政策倡导与国别项目总裁,主要负责管理基金会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主要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致力于提高和强化全球对发展与健康问题的关注、行动以及资源投入。同时,马克还领导基金会在欧洲、非洲、中国和印度的区域及国别代表处,致力于加强与各地区政府及其他重要伙伴的合作,以帮助所有人享有健康和富有成效的生活。 2000年到2005年,他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管理办公室政策主任期间,设计并实施了组织的重建,并使其业务领域拓展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等新方向。此前,他还曾担任《金融时报》驻南非约翰内斯堡、伦敦及华盛顿的记者。以下文字整理自苏斯曼当日演讲发言。 世界正在越变越好 盖茨基金会的中心愿景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和富有成效的生活。这一主张十分简单,但是充满力量。因为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我们必须时刻发掘身边的机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正因如此,盖茨基金会按照自己的特长,将自身的工作重点放在下面四个方向:全球健康、全球发展、美国国内项目和全球政策、倡议与国别项目。 盖茨基金会每年向外拨款4亿美元,但要实现上述目标,这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实现基金会的目标,要将这样一种信念传递给全球数十亿的人群,这也正凸显了全球政策和倡议的重要性,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沟通。 基金会的工作手法是发现需要帮助的地区和领域,然后考虑自身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够取得最大限度的影响力,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添砖加瓦”。 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认为总体上,贫困现象正在得到迅速缓解。比如,许多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已经超越了欧盟。而在过去的25年,全球健康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即便是相对贫困的埃塞俄比亚,该国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已经从1990年的1/5,降低到去年的1/15。疫苗接种已经成为保护儿童健康最有效的手段,然而每年仍然有660万儿童死于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这些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非洲、南亚的贫困国家和地区。 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在中国,我们最初认真思量了能够有效取得影响的领域,于是很多年以来,将主要工作放在对抗艾滋病和结核病。目前,在中国卫生计生委的积极帮助下,这两项工作内容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刚才提到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其人民逐渐脱贫,但这种速度与中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说世界范围内的极端贫困正在稳步改善,中国的变化便是日新月异的。 在公益慈善界,我们也观察到中国的独特贡献。作为实现慈善理念的独特平台,中国愿意且正在实践对于慈善事业的努力。虽然最近有声音质疑中国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上的投入,但相比美国,其原因在于对慈善事业的鼓励性政策方面。美国政府为捐款给慈善事业的企业和个人都提供很大幅度的税收优惠,这一点可为中国未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中国是战役的关键一员 如果各国政府、私营部门以及公益机构能够携起手来,人类完全可以在2035年,在健康领域消灭“出生决定命运”的不平等现象。 以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可以在这场全球战役中发挥独特的领导力。比如中生集团研发的日本乙脑疫苗已经为中国获得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卫生组织的疫苗预认证,将挽救数百万儿童的生命,其开发的低成本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也将推动全球脊髓灰质炎的根除。再比如全球最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华大基因多年来在基因组测序上的努力,对许多遗传性疾病都有了最新的突破。盖茨基金会希望未来在更多领域,与中国携手共同促进全球健康。 不单纯为他国拨款 盖茨基金会有自身的战略制定,我们认为,相比起单纯为贫困国家拨款,盖茨基金会更关注如何帮助贫困国家自强。这种避免直接拨放现金的决策,可以有效降低腐败与资金用途不明的可能性,提高善款的利用效率。以疫苗注射为例,盖茨基金会选择了资助疫苗生产企业,并确保疫苗的输送与注射工作全部到位的战略实践。 外界通常认为盖茨基金会坐拥大量资金,应已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兼之巨大的地域性差异,使得任何个人或组织难以凭一己之力去解决问题。由此观之,目标地域的选择、本地化战略的制定以及多方力量的合作对于世界范围内慈善事业的实现而言缺一不可。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