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创新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中国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人物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全球慈善新运动,中国如何定位?
要学会分享失败和向受助方聆听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创新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中国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人物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全球慈善论坛创始人简·韦尔斯:
要学会分享失败和向受助方聆听

    全球慈善论坛在2001年成立于美国硅谷,这是一个联结高净值人群的网络性组织,致力于通过会员的捐赠、投资和政策性建议来推动国际范围内公益事业的进步。其创始人简·韦尔斯(Jane Wales)近日向英国《卫报》分享了她对于国际公益趋势的判断。

    问:全球慈善论坛的模式是怎样的?

    韦尔斯:我们的模式基于同侪学习(peer learning),通过论坛成员相互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来促进公益事业。我们召开年度的会议和许多旗下项目,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些项目和会议上为会员和公益项目牵线搭桥。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名慈善家,希望帮助改善东南亚地区的妇女生存和工作状况,我们便会向你推荐致力于相关工作的NGO,而不是给你介绍另一位这方面做得不错的慈善家。

    问:近些年,“影响力”一词在公益界十分风行,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这对于慈善家如此重要吗?

    韦尔斯:慈善家一向都很注重结果。最近的趋势是,我们开始使用各种手段去测量这些结果,即影响力。公益界通常会招募专业人士帮助测量影响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开始从受助方角度考虑项目的成功与否。 

    问:你认为这种从受助方出发的测量会让慈善家与其他捐赠者变得不同吗?

    韦尔斯:其实,如今的慈善家、普通捐赠人和政府机构出资方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我们开始发现,慈善家与一些发展性机构开始询问对方如何测量项目的成功与否。这样培育出来的项目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意味着,如果慈善家和受助方都能看到这些测量数据,他们就能对不同的公益组织和项目进行比较,以观察什么样的项目适合或不适合他们。

    问:你认为慈善家对于长期见效的项目有兴趣吗?

    韦尔斯:这个情况在许多国家是不同的。比如,在我的国家——美国,公众对于政府不太信任,更愿意把长期项目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公众参与公益的频率很高,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缴税。

    问:在美国,传统的慈善家形象都是年长的白人。这一状况有所变化吗?

    韦尔斯:现在公益的面貌在美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让人很高兴的。在北美,许多最活跃的慈善家都相对年轻,他们处在事业的中期阶段,并运用他们在商业上的技能投身公益。而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开始踏上公益的大舞台——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印度、巴西和中国,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区。

    问:什么样的大趋势在作用于公益事业?

    韦尔斯:如果谈到公益的演变,最大的影响来自于全球经济的结构变化。一方面,它造就了巨额财富,让许多人脱贫,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这一状况也是慈善家、发展性机构所关注的焦点。这种来自于经济机构的问题要通过好的政策、好的政府计划和智慧的公益项目来改变。而另一项影响则来自于科技,尤其是通讯科技。

    数据的角色在今天也很重要。现在我们有如此好的机会来用大数据解决大型的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像政府、世界银行一类的大型机构和组织是否能够敞开这些数据。

    问:有哪些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需要指出吗?

    韦尔斯: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总是探讨未知的风险多过分享以往的失败经验。尽管类似“公益透明”等话题的探讨也很重要,但我们通常在探讨这些话题时总把焦点放在他人身上,而很少提及自身的失败经历。这也是人们乐于加入全球慈善论坛的原因之一,由于是会员制,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但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社会影响。

    (高文兴/译 据《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