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21日,第二届全国高校公益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角,是来自全国120所高校的公益社团负责人,他们要在北京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益培训。这场论坛上,主办方中国扶贫基金会、阳光文化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等机构以及民政部、全国学联的专家们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当前中国高校公益社团的发展困惑。 走出好人好事和一次性公益 “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我自己也在做公益项目,是关于爱心送行的。不知道这样一个项目能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现场发问的是一位大学生,话语中稍带拘谨。 “因为我发现我们入学的时候都有师兄师姐们接我们,帮我们拿行李,等我们毕业的时候就没人送了。所以我发起的爱心送行,就是想给离校的师兄师姐们送去点温暖。”说到项目的缘由,引起场下的学生们一阵笑声。 论坛上的主持人是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之前她让自己的主持节奏尽量加快,其他论坛嘉宾的每次发言也控制在3分钟内,为的就是留出尽量多的时间给场下的学生们提问,可是学生们的踊跃程度还是让她觉得时间有点不够,提问中也能暴露出大学生在社团管理和项目立项时遇到的诸多问题。 对于刚刚的提问,同样是大学生的贾冰阳也有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典型的我们大学生能做的公益项目。由于能拿到的经费和对社会的认知所限,立足校园的公益行为依然是大学生自发公益项目的主要特点,而且带有好人好事的色彩,还不能延伸到对社会有什么实质改变。”他对记者说。 “如今大学生社团六七成都是好人好事式的公益,某一次的公益体验可能会对大学生有些触动,但是还达不到我们希望的那种影响。”民政部培训中心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李长文如是说。去年年末,她走访了四季青养老院,养老院院长坦言疲于应对志愿者来访,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对称:一方面,大学生经常提供的志愿服务并不够专业,比如洗脚、剪指甲、散步等,有些老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让学生摆弄,另一方面医院更需要的是长期服务,比如给老人定期读报、组织活动等。 李长文建议,大学生在设置项目时,如果想突破“好人好事”,可以做需求调研并寻求相关专业性的指导。“短期行为未必有好的效果。” 三大制约: 经费、专业、持续性 归结起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经费问题被首先提了出来,李长文说,拿她自己带领的学生社团乐益行为例,学校每学期给1500元的经费,只能发发传单、做一些简单活动,”经费不足,这的确是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个问题。但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彭博说,很多大学生有热情做公益,并且不太计算成本,“出行我们都坐地铁公交,吃饭也不用报销,所以经费还是希望都用在项目上,只有好的项目,才能申请到经费,不论是校内的还是社会的。”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认为,“我觉得真正的挑战是两个,第一是持续性,第二是专业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基金会愿意拿钱出来支持大学生公益社团的成长,这是一个趋势,另外随着政府购买力度的加大,如果大学生社团做得好也可以申请资金。“所以钱将不是问题。”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生在校四年,这一批人很好的理念和团队管理经验怎么传承下去,已经做得很好的项目怎么继续下去,这个是以后要解决好的。”刘文奎说。 “专业性不够“也是反复被提及的。而专业的建设来源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 李长文表示,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学生做志愿服务时候特别缺乏智力支持,所以社会组织介入进行引导和培训、指导老师给出专业的指导都很有必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外界力量。 贾冰阳是武汉大学自强社的社长,他们的社团有两百人左右,参与执行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善行100”项目。当初培训时候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习在街上如何向行人劝募,并在实践中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胆量。“平均10个人能有1个会听我说项目吧,大多是直接忽视我们的,时间长了我们就大概能看出来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听我们讲公益、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捐款。”参与项目三年中,他已经总结出来很多经验了。 “虽然有一些培训和外部支持,但是关键也取决于这个社团对这件事儿有多重视,重视才能专注,才会花足力气让自己更专业。“刘文奎讲述了专业性的内部力量。 价值和意义在何处 “青年公益的未来就是中国公益的未来。你要说现在指望大学生们的社团做多少事儿、解决多大的社会问题,那可能不现实,因为他们的主业是学习。但是一旦他们建立起公益理念,将来走向社会就会影响一批人。”刘文奎说。 贾冰阳说,自己还没有想过毕业后要专职做公益,身边有这样想法的人也还是少数,但起码心里知道公益这回事儿了。“假如我将来有能力成为企业家、有了自己的事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拿出钱来做公益,并且因为有了大学时候的基础,我知道怎样做公益更有效,而不是仅仅捐钱就行了。” 基金会中心网常务副总裁耿和荪提供了一个数据:在美国,2011年非营利领域的就业人口是3400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1%,在中国,2012年的非营利领域就业人口是60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5%。“从这个差距上我们就能看出来,在非营利领域就业方面就业是非常有发展空间的。虽然我们目前公益人才建设面临困难很大,但是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存在,也让大学生们了解到非营利领域的就业将是未来很好的一个选择。” (公益时报记者 闫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