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年,广东省龙门县东江边的村民王宾村开始学习用生态的方式种植柑橘,并开始讨论起环保种植红花油茶的事,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手段来防止虫害,进而保护环境、保护水土。这是当地农户们此前不曾接触过的耕作方式,由于原先依赖大水大肥、广种漫灌、大规模使用农药化肥的耕作方式,导致水土破坏严重,他们希望借此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结构,达到保护环境、保持水土的目的。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一家国际环保NGO——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一家在当地设厂的饮料企业——达能饮料。而这两者的联合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村民的种植方式,更是要保护位于该地的珠江三大主要支流之一的东江。 国际环保NGO、企业、社区(乡村)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共赢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他们一起改变了什么? 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试点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英文简称为IUCN,成立于1948年,是首个全球性环保组织,在中国开展工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准备启动中国大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而东江保护正是这一计划的探索与开始。 东江是珠江三大主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35340平方公里,流经广东省内广州、深圳、惠州等六大城市,同时也是香港的主要供水源,80%的香港用水取自东江。 当地农户的粗放耕作模式,特别是大片种植的柑橘和桉树,加剧了水土流失;加上近十年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格局的迁转,东江流域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削弱,整个流域的水质和水量大幅下降,给饮用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 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选择了嘉泉流域作为项目试点地区。嘉泉流域位于东江上游,项目将在这里实施一套可供复制的解决方案——修复关键自然系统,使其得以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这套“以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将帮助当地社区进行生态友好型实践以及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能力建设,扶持自助机制的发展,创造更多可持续性生计机遇,以改善嘉泉流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计安全、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服务,从而为2千万当地与下游居民带来更多福祉。 “嘉泉流域向环境友好型生态社区的发展转变,其关键因素在于社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政策和管理的支持,以及技术与实践的推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朱春全说。 引进多方参与 项目有了,方案有了,如何落地成为关键,联合企业、社区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选择。 资金方面,该项目得到了达能生态系统基金的支持。201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中国达能饮料,提出了“生态龙门、活力东江”项目的初步想法,并且花费2年时间对项目做了可行性研究。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制定并逐步完善了项目实施的5年路线图。按照规划项目设计持续到2017年。 同时,针对嘉泉流域集体林地的管理特性,项目规划了调动社区主观能动性的内容,让当地民众共同规划水源地的可持续利用,自主参与到生态保护实践中。 当地将建立起4-6个社区组织,并由社区带头人促进嘉泉流域的各项转变,例如:引进和推广种植替代作物品种(如红花油茶与竹子套种),发展流域的多样性保护,保护、修复和管理超过9000亩的植被等。 为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还将为10户社区家庭安装污水处理装置,此外,还为社区民众提供10余次培训,以及市场销售和运作资金方面的支持。 通过流域综合管理的社会创新模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希望可以提高社区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意识,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帮助提高嘉泉流域各社区的民众收入,逐步降低由非生态友好型生产带来的收入比重,提升生态友好型生产活动增加的收入。从而,与当地社区民众共同探索出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际环保NGO 在华生存之道 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一样,越来越多的国际环保NGO在中国开展项目时,开始考虑到各方的合作共赢。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上世纪中国政府为保护四川大熊猫而引进的国际NGO组织,在中国的数十年发展中,其项目基本采取与相关利益方合作方式进行,去年开展的寻找长江江豚项目,就是与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等科研单位合作的。 而另一家老牌的环保机构,大自然保护协会则选择政府为主要合作对象来进行项目推进。 1998年,大自然保护协会受中国政府邀请,进入中国,在保护地、淡水、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建立实地保护项目,并取得卓越成效。同年,大自然保护协会与云南省政府共同编制了《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把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积极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在项目的帮助下,云南省有关部门共同创建了普达措、梅里雪山和老君山等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 2007年,大自然保护协会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这一成果后被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本报记者 张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