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可以起到资源链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使他们能够帮助服务对象理解医生,理解治疗方案,对贫困患者心理的理解,使他们在医患之间的沟通作用可以发挥得很好。”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医疗处副处长张琳在“全国医疗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上强调社会工作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全国医疗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公益时报社主办,1月15日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民政、卫生部门以及医院、社会组织等医务社工相关领域的代表围绕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展开了讨论,为医务社会工作真正大发展、大作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医务社会工作再遇春天 北京大学医院党委书记陈红在发言中提到,医务社工在美国培训是1912年开始的,大概在1921年的时候,蒲爱德就在协和医院处成立了医院社会工作部,培养了我们第一代医务社会工作者,和世界总体是同步的。随后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医务社工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直到2006年以后,社工的发展才又迎来了春天。 2011年和2012年中部组、民政部等十几个部门,提出学校、医院、人口卫生机构要根据需要设立社会工作岗位。 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已经初步呈现。但总体上,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军表示:“社会社工的定位目前来讲还不是特别清晰,医务社工的制度设计有待完善,配套的政策还需要跟进,医务社工的能力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职业生涯的发展还需要长远的考虑。”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孟志强则提出,今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应该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方面是强化人才培养;第二是加大岗位开发,推动更多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专业岗位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建立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激励有序的医务社会工作岗位体系;第三要注重服务成效,这是扩大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影响,提升巩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 推动医务社会工作,需要顶层设计,也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努力。为了发挥社会组织的撬动作用,研讨会当天还举办了援助医院建立医务社工机构项目启动仪式。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刘京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协会有一个专项基金,由《公益时报》社支持,主要做医院到地方的先心病普查,我们下一步希望能重点资助医院建立专业社工机构,更好地协调社会资源,发动志愿行为,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希望更多的医院进入到医务社工这个行列。 其实早在2011年,中国社工协会就联合刘继同等专家学者,和上海儿童中心等医院成立了全国医务社会工作联盟。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刘良玉介绍,此次研讨会的一个目的,就是将把全国医务社会工作联盟更名为全国医疗救助与社会工作联盟,同时明确联盟章程。经过大会讨论,《全国医疗救助与社会工作联盟章程》顺利通过。 政府、医院、社会组织 共促发展 政府的顶层设计,社会组织的大力推动,最终要落实到在医院开展具体的社会工作。出席研讨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研究者分享了各自的经验教训,展示出医务社会工作在各地的不同发展模式。 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与重视是上海市医务社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据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分会副主任季庆英介绍,2009年到2011年的时候做的调研显示,医院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支持度不是很高,人才队伍,各方面的政策制定都不是非常健全。2012年上海市卫生局推出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卫生局提出每个医院都要设立医务社会工作这样一个部门,必须要有专门的人,社工的比例和床位的比例都有很明确的规定。这样整个上海市的医院就开始进入社工人员。2013年已经有103家医院试点单位。 与上海建立了完善的社工人员进出、发展机制不同,其他地方大多存在社工力量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医院以医疗救助项目为载体,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山东省立医院以神华爱心项目为切入点开展社工活动时,虽然有实习社工、购买的社工,还有爱心企业赞助的社工,但力量仍显不足,他们采用了社工加义工的模式。据该院的尉真介绍,社工加义工这种模式,是远远一加一大于二的活动。由社工定期对义工进行培训,通过科学设置志愿者岗位,明确职责,实现了在医院里帮忙而不添乱的目标。 政府、医院之外,社会组织如基金会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李嘉诚基金会的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一直在开展纾缓治疗(临终关怀)工作。据该计划的社工服务主任刘晓芳强调:“在国际上来讲,纾缓治疗的团队里都把社会工作者作为核心人员。”据刘晓芳介绍,在该计划的第二个五年,要建立一套完善适用的宁养社会工作的培训体系,推动目前宁养社工服务在社会各界得到广泛的认可。还希望能够成立一些专业团体,促进其他相关专业的合作。比如制定一些临床实践的标准,以及加强教育培训,包括临床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等等,推动政策的制定。 进入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力量正在逐步增多,这预示着医务社会工作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本报记者 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