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有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429家、持证社工123833位,这是2013年底中国社工行业的数据。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社会工作实务优秀案例评价标准研讨会上,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柳拯介绍,2008年以来,中国大陆通过高校教育、专业培训、职业水平评价等方式,已经形成了一支近40万人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 我们欣喜地看到社工队伍越来越壮大,与此同时,配套的政策支持在一步步完善,社工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在更多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政策完善 行业自律 2013年11月15日,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并要求将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有场地、有人员、有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支持购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全面发展。社区一直是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有了政策、资金的全面支持,社区社会工作将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也将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11月13日,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在北京召开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会议。会议提出了2014年标委会工作计划建议,社工标委会下一步将切实按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要求,积极发挥在社会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研制、标准审查、标准实施与评估中的职责作用。 2013年,更多的地方政府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开放的政策环境和建立规则制度。其中,珠海市人民政府八届十五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珠海市社会工作促进办法》,这也是广东省首部政府规章形式的社会工作管理办法。《办法》借鉴港澳等地经验,建立了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第三方评估考核制度。珠海市的社会工作立法进程,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让制度规范起来,是行业发展的基础。给予社会工作者合理的薪酬待遇,则是稳定社会工作队伍的关键。6月份,上海浦东社区颁布了新的《社会工作者薪酬体系指导意见》,与其他各地的薪酬指导意见不同,浦东社区首次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明确划分为一线社工、督导和行政管理人员三个职位序列,积极构建社工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按该指导方案,一名工作五年的中级(二级)社工师的税前收入将近6000元。 而年底,深圳市253名社工拿到了人才安居租房补贴,这是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首次被纳入“深圳市人才安居扩大试点单位”以来,第一次发放这项补贴,补贴金额约79万元。在寒冬时节收到这份“大礼”无疑让社工们心里倍感温暖,一名收到补贴的社工认为,这是对自己职业的一种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会干得更有信心、更卖力。 行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更需要内部的自律。9月12日,第三次全国社会工作协会工作会议暨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建设与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会上,中国社工协会倡议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联盟”。联盟的主要任务,是整合行业资源,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最终推动社工行业组织在全国各地区、各领域全面覆盖。 11月23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在“社会工作本色与本土——广东社工发展论坛”上发布了酝酿已久的《广东社工机构建设约章》和《广东社工操守约章》(合称《广东社会工作行业约章》)。今年7月至9月,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在广州、深圳、中山、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调研100多家社工机构后发现,由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比较大,一些机构还没组建专业的社工团队,就匆匆上马,甚至存在借社工证的现象。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呼吁省内各社工机构共同签署这份《约章》倡议书,形成行业自律。这是广东省首个社工行业的自律约章,主要内容为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相支撑、共同发展的行业自律机制。 深入探索 凸显专业 在国内的专业社会工作中,老年社工、学校社工、社区社工等面向着最广泛的服务群体,也是发展最早的,已经在实务工作中有了比较好的积淀。而医务社工、企业社工、司法社工等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政策推动和先行者的努力。 2013年2月28日,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座谈会,时任民政部副部长戴均良要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一要抓好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工作方法普及培训与应用;二要抓好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在内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开展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组织尤其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三要抓好对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着力从完善政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加大资金支持和深化舆论宣传等方面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7月26日,民政部发布《关于确定首批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和单位的通知》,确定河北省衡水市等18个地区和北京市北灯汽车灯具有限公司等80家单位为民政部首批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和单位。企业社会工作在全国试点单位铺开,引发社会相关领域关注,标志着开展和推进企业社会工作已提上实际工作日程。 在医务社工领域,2013年也有着重要进展。11月10日,第六届华人社会-社会工作专业研讨会医务社会工作论坛在山东省立医院召开,探讨医务社工的发展与推广。医务社会工作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它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让医学科学更有人文关怀的温度。其中,“神华爱心行动”中的社会工作探索成为典型案例。 2013年11月,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成立医务社工部,正式启动医务社工项目,除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多种服务外,还将重点组织医院医护人员与社区居民互动,搭建起“医院—社区—居民”三方良好沟通的桥梁,力争增进医院与社会的交流,缓解医患矛盾。承接该项目的是一家广州社工机构,该机构将派6名社工驻扎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培训和带领医院志愿者队伍一同开展工作。 12月,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神华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首个医务“社会工作部”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式挂牌成立。社工部专设了先心病救助办公室、公益项目办公室、社区办公室和县区办公室,并建立了社工活动室。 农村社会工作在四川震区的灾后重建中更受重视。5月11日,广州市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汶川县举行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首届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探讨灾后农村社区工作。 8月19日,民政部在重庆举办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战略研讨暨“三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指出,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对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满足农民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强调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明确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定位;二是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与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四是强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成效。 在不同领域的深入探索,让社会工作更专业、润物无声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社工对人们来说,将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王会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