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企业社会责任csr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人物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善·行天下 公益纪实
勿以议题论成败
环境受损程度须让公众知情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企业社会责任csr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人物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勿以议题论成败

    有好几次,一些圈内朋友跟我说:“嘉俊,你推动单车出行是好,但是不是可以拓展更多议题,做一下其他方面的事情呢?”也有些时候,基金会的人问我:“你为什么觉得单车出行这个议题很重要?”

    面对这些疑问和善意的建议,我有时候真的哭笑不得。最近看到一条微博,大意是美国几乎“一河一NGO”。我想,任何一个社会议题都不应分高低贵贱,它们的存在都是有客观原因的,都需要有人去回应和解决,而社会的进步也正是百花齐放的结果。

    我知道现在公益圈内有比较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一些热门的议题——不太敏感的、吸引眼球的、容易见效的都会更受基金会的青睐,在开展工作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社会大众、媒体也会对这些主流议题更感兴趣,以致现在一些公益同行自己也开始以议题来划分身份、判断价值、衡量实力。我想,判断一个机构做得好不好,除了是否做出成绩之外,更应看他们是怎么去做的、做的质量如何。因为项目的结果很多时候不是由机构自身来决定的——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单独解决某一个社会问题,大部分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机遇的出现,是外部环境的变动,我们的工作最多也只不过是推波助澜,起推动促进作用。可惜有部分人把这些成绩全部看成是自己的成果,久而久之,圈内也养成了这样的陋习,喜欢“容易出成绩”、“见效快”的项目和NGO,而不知判断项目的过程和审视NGO的使命和能力。

    NGO做的其实是“非主流的活儿”——别人不愿意干、不知道要干、不懂得怎么干的活儿;NGO做的其实是“播种前的堆肥”——提高社会对议题的敏感度、使人觉醒;NGO做的其实是“社会创新”——以比较少的社会资源,用创新性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传播到社会各界。因此,我才会说:每一个NGO所正在关注的议题都很有价值,而且越冷门的越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人民和社会的潜在需求、隐形问题在很多时候无法自我表达,缺乏支付能力和影响力,无法表现为民意、呈现出需求。而NGO则把这些议题所包含的不公平与不合理让社会看到,让社会理解。如果NGO是那些只会趋利避害的组织,那就不应自称为NGO了。

    曾几何时也看到内地涌现出了一大堆支教的NGO,但真正发展壮大的并没有多少家,这让我不禁想起一条微博:“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然后第二个犹太人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就很繁华了。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中国人肯定开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尽管情况不尽相同,但这也部分反映了这种“扎堆”的怪圈。一方面,NGO跟着资源走,而资源本身就少;另一方面,NGO的视野还不够开阔——还有很多议题可以切入,很多方式可以进行,很多位置需要补充。

    从媒体到公众,都喜欢把眼球放在那些看得见的行动和成效上面。但其实每一个NGOer都明白,我们是社会的一员,而NGO也正像现实的社会一样,是互相影响、互相联接、一环扣一环的。前段时间看到一个乡村教育类的NGO图谱,让我非常惊喜。这说明,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探索,同行们围绕乡村教育已经孵化出不少使命和方式都不一样的机构,有做资助的,有做乡村老师培训的,有做图书馆建设的,还有做研究的等等。

    希望有一天,不管是拿着长长的问卷做NGO研究的,还是直接到企业或政府敲门做行动派的,还是做项目设计或能力建设的,都能够得到同样的尊重和重视。

    拜客广州总干事 陈嘉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