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案例
   第14版:国际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导读
包容的中国呼唤社会化助残
六项举措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民间NGO十五年防艾路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案例

第14版
国际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民间NGO十五年防艾路

    从“四免一关怀”到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再到政府层面引入外国资源支持,民间防艾组织一度发展壮大,并逐渐显露出民间NGO扎根社区,在艾滋病发现、检测、提供咨询和关怀等服务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如今外资大规模撤离或投入方向转型,民间组织的发展即将面临优胜劣汰、争取政府购买服务、与政府加强合作等一系列挑战。

    本报记者试图通过一位民间防艾工作者的15年抗艾经历,梳理出民间防艾组织在政策发展变化下的生存发展脉络。

    【08-09版】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