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企业社会责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一个人的协会与她的“猫狗王国”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企业社会责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专访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芦狄:
一个人的协会与她的“猫狗王国”

    尽管身患重病,芦狄依然在家中收养了多只猫狗

    (本报记者 张明敏)

    曾经一度被社会高度关注的“京哈高速救狗”事件余波未平,日前,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因为这个事件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此时,这家种种迹象表明自身生存堪忧的中字头协会,又因为拖欠救狗事件后续的动物医疗费用,被北京市一中院终审判定需向10家动物医院支付近50万元赔偿。

    让众人费解的是,这项引起广泛关注的诉讼过程中,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负责人却似乎人间蒸发,案件出庭人是协会的志愿者,甚至代理律师都是和协会负责人电话联系。

    《公益时报》记者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见到了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这个国家一级社团的负责人芦狄。她已84岁高龄,重病缠身。而她的背后,只有流动性很强的七八个工作人员,以及800多条流浪狗。为了这些,她每天都要花掉1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她甚至变卖了自己的家产。

    芦狄所掌管的是一个1992年就在民政部注册的社团。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外界所了解的是如走马灯般变换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他们的办公地址也数度转移。

    “我是一个肺症晚期患者,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我就担心我走了之后这些狗怎么办?那个时候我就已经不在了。”面对《公益时报》记者的采访,芦狄坦言是自己管理协会不利。但对于善待猫狗,她觉得理应这样付出,并坚持说不应支付这笔法院判决的罚款费用。芦狄说:“我对于动物的态度根本不是怜悯,而有着更高的认识。”

    协会的前生今世

    采访芦狄在她的居所进行,过程中不时还有一只吉娃娃犬从芦狄坐垫下探头张望,芦狄抚摸着它的脑袋,慢慢向记者道出自己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渊源。

    芦狄本名芦素琴,1931年出生在东北辽阳一个书香门第,曾就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抗美援朝时期做过空军记者,1954年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革”中调往北京大学中文系。

    芦狄说,她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知识分子,也经历了新中国前后的许多重大历史时刻,和那一辈成长起来的很多人一样,她还是特别崇拜毛主席。1975年,机缘巧合之下,熟悉古典文学的她还当过几个月毛主席的古籍伴读。

    1976年时,芦荻收养了一只遭人追打后受伤的小猫,小猫被打得渗出一条长长的血印,这也是芦狄收养的第一只流浪动物。此后,芦狄与动物的缘分一发不可收拾,救助动物成为了芦狄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她一心想要救助这样因为人为而遭到伤害的动物,她想着应该成立一个公益组织,这样有助于团结救助,宣传善待动物的理念。

    于是,1988年11月,芦狄开始筹备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1992年,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同年12月,在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0年1月,还曾经历过一次清理整顿并再次注册登记的过程。

    根据协会官方网站简介显示,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在成立之后参与多起动物救助行动、国内动物权利讨论,并曾受到过农业部表彰,在全国拥有2万余名会员。

    2004年,一位佛教徒在北京西郊出资购买了数十亩土地捐赠给芦狄,随后芦狄在此建立起来全北京最大的养犬基地——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教育基地,目前基地收养的流浪狗数量已超过800只。

    此前,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本身并没有芦狄有名,很多圈内人士知道她,却不知道她的协会。协会早期的工作状态常常是经常进行救助流浪猫狗的行动,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她自己和身边的几个工作人员参与,芦狄说她自己对于动物的感情远远不只是怜悯。

    被驱赶的国字号协会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于2000年整顿后,在民政部重新注册。但协会的办公地点经常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这与她将不少流浪狗收养在自己家里也有关,或者说她一直因此被驱赶。

    芦狄最早住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协会后,她就将协会工作地点一并安排至此。那时候收养的猫、狗还不是太多,并没有引起周边邻居的注意,后来动物数量渐渐增大,有人称在人民大学校园想要找到芦狄或协会,只要闻着味就能找到。为此,周边邻居也是苦不堪言,还时常和她发生纠纷,芦狄并不太理会这些,甚至自己还收养了一只孔雀和一只猴子,并在凉台外为猴子搭建了一个住所。

    芦狄觉得这些都源自于自己对动物的喜欢,看不惯动物受到虐待。

    时间一长反对芦狄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几轮交涉下来,芦狄只好带着她的爱宠们搬离人大,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巴沟南路的碧水云天颐园,这是芦狄自己买的房子。后来,还是在邻居的反对下,她又搬到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碧水庄园、西三旗东南角雪梨澳乡,直至现在的昌平区小汤山保利垄上别墅群。目前,芦狄与她的协会就租住在此。

    对于颠沛辗转的协会,芦狄称,“没有办法,去了好多地方,都是因为养的太多人家不让,没办法只有转地方,到明年4月份这个地方也不让租了。”

    (下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