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人与台风相处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本月初的余姚水困,再次证明了经验作为过往总结的有限性。余姚因远超预期的超强降水、低洼地势条件和天文大潮难以排水等综合影响,意外地成为了重灾区。 但余姚的最大意外,或许并不止于此,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争论。在我们持续关注余姚并为好消息庆幸时,相关的传言、谣言甚至是争论也不期而至,让人不得不更多地去思考灾害背后的人事与民情,以应对下一次灾难来临时可能有的自然压力与人性困局。 通常,在抗震救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基本的写照。但起源于余姚救灾的论争,却迅速地从“经济发达的浙江要不要国家财政帮助和社会捐助”开始,急剧地恶化为浙江人与非浙江人的地域分化骂战。这场无谓的争论,虽然事后不可避免地会演化为闹剧或笑话,但其中却折射了“仇富”以及受灾者与非受灾者感知差异等斑驳的社会心理。 浙江等地,因经济发达,毫无疑问,让其在灾害面前因财富积累、基础设施和社会机制有了更强的自愈能力。然则,不容忽视的是,在洪水围困的持续过程中,财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急需的能源、食品和饮用水,灾民自身的可行能力相当有限且每况愈下。更何况,在发达地区,也并非家家富裕或损失都在承受范围之内。对受灾严重的农户、个体户甚至是外来打工者等而言,这场水灾,就是飞来横祸、灭顶之灾。从整体看,高达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也不是一个县级区域能独自承受的。在大灾难面前,发达的浙江,不仅需要浙江人的自救与互助,也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省外民众的帮助。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兼爱”、“非攻”和“仁者爱人”的价值倡导。扶贫济困作为慈善的传统内容,一直就存在着社会各界以慈悲之心行善的民俗性、历史性期待。在当代,敬畏生命、尊重人权,跨越制度空间与地理空间地同情弱者和救助困境中的人们,更是现代性的根本指向。在灾难面前,灾民均是需要这样帮助或那样扶持的弱者,而不论国家发达与否,亦无关乎个体的穷与富、弱与强。在这里,灾民的自救和外界的帮助,无疑都是熠熠闪耀的人性光辉。与此相反,冷嘲热讽和幸灾乐祸的心态却真实地印证了人性的欠缺或不完满。 灾难是一面镜子,让一切无所遁形。透过它,在伟大的自然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无知和情感激发的优先次序;在复杂的社会面前,我们不得不接受社会认知的差异;在巨量而急切的需求面前,我们不得不认可包括注意力在内的资源稀缺性。面对困境、无知与矛盾,我们唯有拨开情绪的浮云,以乐观的精神、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地学习,不停地改进。 在不幸的余姚水灾中,我们感受到了努力、笑脸甚至是浪漫;在争议中,我们看到了余姚对外地人一视同仁的真诚。有理由相信,经过救灾洗礼的余姚人、浙江人,将更能感同身受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郭金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