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题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人物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坤叔和他的“千分一”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特别报道

第07版
特别报道

第08版
专题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人物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个普通人的扶贫助学故事
坤叔和他的“千分一”

    编者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捐出千万元和一个普通人捐出几万元,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提并论的。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这一天,需要被记起的还有千千万万为了扶贫而努力的普通人。张坤,人们更喜欢叫他坤叔,就是普通人中的一个。

    1、父爱

    一切,始于偶然。坤叔说,25年了,最早帮助的那些小孩,很多都记不起来了。

    坤叔的助学行动,还是因为自己的女儿。每每提起这个女儿,他都像所有爱孩子的父亲那样,言语里透着说不出的自豪。

    1988年,当大街上刚刚流行起邓丽君,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就显露出了唱歌跳舞的天赋,并夺得当年广东业余歌唱大赛冠军,此后又获得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荧屏奖”。

    女儿红了,成了当时广东年龄最小的明星,坤叔很骄傲。

    接着,邮递员每天都会把扎成大捆的歌迷来信送到坤叔家。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学业,坤叔帮女儿回信。他笑自己当时很傻,每天几十封、几百封的歌迷来信,每封都看,每封必回。

    有个小歌迷,在信中说家里太穷,不能读书了。“怎么能因为交不起几十块钱就不念书了呢?”坤叔心里不痛快,就在回信里,夹上了学费。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慢慢的,连广东的媒体都知道,这个十几岁的小歌星还是个做好事的歌星呢,就开始有人跑到坤叔家采访,才知道,真正在寄钱的,原来是“星爸”。

    可是坤叔的想法很简单,他们那么喜欢自己的女儿,帮助他们很正常啊。

    2、希望工程

    广东省的希望工程是1992年正式开始的。省团委作为主管单位,也希望能找到更多人帮忙。采访过坤叔的一家杂志社负责人告诉团省委,“有个星爸,一直在助学,不如找找他。”

    那时候,流行一句顺口溜,“东南西北中、发财在广东”,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广东有一批人先富了起来。从1988年开始做生意的坤叔,也是当时的第一批“万元户”。团省委拉上坤叔一起搞调研,希望坤叔能给“希望工程”一些资金支持。

    坤叔说,自己是毛主席那个年代过来的,觉得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该义不容辞,而且很光荣。也许这种单纯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都是现在的人理解不了,甚至不相信了的。

    就这样,坤叔从“星爸”,成了广东省的第一个志愿者,和“希望工程”团队一起下基层。

    坤叔没想到,就在广东还有那样穷的人,一个只有8000人口的镇子里,95%的人都因为营养缺乏得了肝炎,还有一个村子,有家大姑娘因为穷得没裤子穿而躲在破被里。

    坤叔想不通,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呢。他便以“社会热心人士”的身份,正式加入“希望工程”团队,把广东省的贫困地区跑了一圈又一圈,调研、捐钱、助学,连生意都顾不得做了。

    一晃,就是十年。

    3、凤凰

    1998年,民间公益力量迎来了政治松绑的春天,“希望工程”也开始转型。

    以前联系过的热心单位、热心人都问坤叔,“你不搞希望工程了吗?”坤叔说:“不是的,以前是团省委做,现在可以自己做。”

    “那你还会继续捐钱助学吗?”“会啊,都已经习惯了。”

    是啊,十年了,捐钱助学早就成了坤叔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对那些孩子们的感情,也不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了。坤叔说,“对于很多人,希望工程只是自己的工作任务而已,不做就不做了,但是我不行,如果我不做了,孩子们就没书念了。”

    于是,坤叔和一些捐助人一起,在东莞继续助学。

    1998年的春节,东莞有个作家,过年回老家湘西凤凰时,听一个校长说,学校里有一些学习很好的孩子没有钱读书了,看能不能找人帮帮忙。这位作家一口答应下来,带着11个学生的资料回到广东找资助方。直到10月份,作家拜访过很多大老板,找遍熟人却屡屡碰壁,没有一个学生被成功认助。

    又要过年了,作家很发愁,硬着头皮找到了坤叔,希望坤叔帮忙认助一个孩子,他也能回去交差了。坤叔骑着摩托车去见他,两人吃了大排档,作家觉得,这位坤叔怎么看都不像个有钱的大老板。

    第二天,坤叔叫儿子把这11个学生的学费,一共4400元交给他,让他带回凤凰。作家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不像老板的人竟然全都“包圆”了。

    4、坤叔队

    凤凰的学生知道有个叫坤叔的人给自己捐钱了,他们给坤叔写信。有两封先后的来信,内容却不约而同,信上说:“坤叔,我们班上有个学生,家里比我家还穷,能不能把我的那份助学金给他。”

    坤叔看着心里一酸,回信说:“不要让了,再增加就是了。”

    1999年6月,坤叔带着儿子、孙子,和一百斤东莞荔枝,去了凤凰。

    坤叔看到凤凰的大山,看到湘西的贫困村,他感慨,“东莞只是一小片地区里有几个人穷得揭不开锅,可是这里的贫穷却很普遍,这里的山才是真正的大山。”

    于是,又凑够了总共118个等待助学的贫困学生,坤叔和另外6个朋友一起认助。这七个人的助学行动,在当时全国内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经过媒体报道后,开始有人主动找坤叔,说:“我要资助几个。”到了2000年,受助学生就达到400多人了。

    在一次湘西举行的表彰会上,坤叔的助学团队被请去,坤叔看到每个被表彰的团队都有名字,有企业的、有机构的,他们捐钱的时候还要举一个写着数字的“大发票”拍照。可是坤叔这群人,只是一群普通人,捐过多少钱也没有具体数字,捐过的学生有的还叫不上名字,坤叔自嘲,就叫我们“乌合之众队”吧。

    时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的顾晓今问坤叔,“是不是你们团队中每个人都像坤叔这样热心助学?”坤叔说,“是啊。”顾晓今说,“那你们就叫坤叔队好了,意思就是好多坤叔一样的人。”

    5、千分一

    “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2500多个‘坤叔’了,资助过3400多个学生,我们的助学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直资助到念完书为止。”坤叔说。

    这么多“坤叔”,在2011年12月1日这一天,终于有了“名分”。“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这也是全国首家无需“营业主管单位”而直接在民政局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

    “千分一”有三个原则必须坚持,坤叔说,那是他们的法宝、是核心。第一,随缘结对,相中哪个学生就是哪个;第二,是一对一直接交往,所有捐款、往来都是学生和资助方直接交流,千分一只是从旁协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管到底,坚决不能放弃。

    至于行政经费也不是问题。要说两年前,所有的捐赠外开销都是坤叔一个人出,那么成立机构之后,每年的行政经费由21个理事共同分担。坤叔说,假如每人出一万,一年就是20几万,怎么能不够呢,一万不够就两万。

    他想,这种公益模式应该是最有生命力的,假如这个理念能推广出去,全国有很多爱心人士,专门捐行政经费,社会捐助的善款100%利用到受助人身上,是不是就不会有不透明的情况发生了呢?

    6、尾声

    千分一,意思是假如每个人都能把收入的千分之一捐出来做好事,那么世界上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会得到帮助。

    坤叔说,注册的最大好处,就是他们合法了,是个机构了,有21个理事共同做这项事业,或许有一天,自己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不得不承认,坤叔也在一天天老去,却一天比一天忙,一天比一天累,冠心病一直不好,最近肩周炎让他抬不起胳膊,刚刚查出来肺里有一大片肺泡丧失功能,肺活量受到很大影响。

    可是,全身而退哪那么容易,坤叔说,身后有那么大一个队伍,还不能停下来,而且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前几天,千分一搞了个小小的纪念活动,纪念坤叔15年去凤凰100次,机构注册两周年,坤叔助学25年。坤叔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小文章,叫做《假如让我重新选择,不后悔》。

    ( 本报记者 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