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父爱 一切,始于偶然。坤叔说,25年了,最早帮助的那些小孩,很多都记不起来了。 坤叔的助学行动,还是因为自己的女儿。每每提起这个女儿,他都像所有爱孩子的父亲那样,言语里透着说不出的自豪。 1988年,当大街上刚刚流行起邓丽君,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就显露出了唱歌跳舞的天赋,并夺得当年广东业余歌唱大赛冠军,此后又获得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荧屏奖”。 女儿红了,成了当时广东年龄最小的明星,坤叔很骄傲。 接着,邮递员每天都会把扎成大捆的歌迷来信送到坤叔家。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学业,坤叔帮女儿回信。他笑自己当时很傻,每天几十封、几百封的歌迷来信,每封都看,每封必回。 有个小歌迷,在信中说家里太穷,不能读书了。“怎么能因为交不起几十块钱就不念书了呢?”坤叔心里不痛快,就在回信里,夹上了学费。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慢慢的,连广东的媒体都知道,这个十几岁的小歌星还是个做好事的歌星呢,就开始有人跑到坤叔家采访,才知道,真正在寄钱的,原来是“星爸”。 可是坤叔的想法很简单,他们那么喜欢自己的女儿,帮助他们很正常啊。 2、希望工程 广东省的希望工程是1992年正式开始的。省团委作为主管单位,也希望能找到更多人帮忙。采访过坤叔的一家杂志社负责人告诉团省委,“有个星爸,一直在助学,不如找找他。” 那时候,流行一句顺口溜,“东南西北中、发财在广东”,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广东有一批人先富了起来。从1988年开始做生意的坤叔,也是当时的第一批“万元户”。团省委拉上坤叔一起搞调研,希望坤叔能给“希望工程”一些资金支持。 坤叔说,自己是毛主席那个年代过来的,觉得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该义不容辞,而且很光荣。也许这种单纯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都是现在的人理解不了,甚至不相信了的。 就这样,坤叔从“星爸”,成了广东省的第一个志愿者,和“希望工程”团队一起下基层。 坤叔没想到,就在广东还有那样穷的人,一个只有8000人口的镇子里,95%的人都因为营养缺乏得了肝炎,还有一个村子,有家大姑娘因为穷得没裤子穿而躲在破被里。 坤叔想不通,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呢。他便以“社会热心人士”的身份,正式加入“希望工程”团队,把广东省的贫困地区跑了一圈又一圈,调研、捐钱、助学,连生意都顾不得做了。 一晃,就是十年。 3、凤凰 1998年,民间公益力量迎来了政治松绑的春天,“希望工程”也开始转型。 以前联系过的热心单位、热心人都问坤叔,“你不搞希望工程了吗?”坤叔说:“不是的,以前是团省委做,现在可以自己做。” “那你还会继续捐钱助学吗?”“会啊,都已经习惯了。” 是啊,十年了,捐钱助学早就成了坤叔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对那些孩子们的感情,也不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了。坤叔说,“对于很多人,希望工程只是自己的工作任务而已,不做就不做了,但是我不行,如果我不做了,孩子们就没书念了。” 于是,坤叔和一些捐助人一起,在东莞继续助学。 1998年的春节,东莞有个作家,过年回老家湘西凤凰时,听一个校长说,学校里有一些学习很好的孩子没有钱读书了,看能不能找人帮帮忙。这位作家一口答应下来,带着11个学生的资料回到广东找资助方。直到10月份,作家拜访过很多大老板,找遍熟人却屡屡碰壁,没有一个学生被成功认助。 又要过年了,作家很发愁,硬着头皮找到了坤叔,希望坤叔帮忙认助一个孩子,他也能回去交差了。坤叔骑着摩托车去见他,两人吃了大排档,作家觉得,这位坤叔怎么看都不像个有钱的大老板。 第二天,坤叔叫儿子把这11个学生的学费,一共4400元交给他,让他带回凤凰。作家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不像老板的人竟然全都“包圆”了。 4、坤叔队 凤凰的学生知道有个叫坤叔的人给自己捐钱了,他们给坤叔写信。有两封先后的来信,内容却不约而同,信上说:“坤叔,我们班上有个学生,家里比我家还穷,能不能把我的那份助学金给他。” 坤叔看着心里一酸,回信说:“不要让了,再增加就是了。” 1999年6月,坤叔带着儿子、孙子,和一百斤东莞荔枝,去了凤凰。 坤叔看到凤凰的大山,看到湘西的贫困村,他感慨,“东莞只是一小片地区里有几个人穷得揭不开锅,可是这里的贫穷却很普遍,这里的山才是真正的大山。” 于是,又凑够了总共118个等待助学的贫困学生,坤叔和另外6个朋友一起认助。这七个人的助学行动,在当时全国内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经过媒体报道后,开始有人主动找坤叔,说:“我要资助几个。”到了2000年,受助学生就达到400多人了。 在一次湘西举行的表彰会上,坤叔的助学团队被请去,坤叔看到每个被表彰的团队都有名字,有企业的、有机构的,他们捐钱的时候还要举一个写着数字的“大发票”拍照。可是坤叔这群人,只是一群普通人,捐过多少钱也没有具体数字,捐过的学生有的还叫不上名字,坤叔自嘲,就叫我们“乌合之众队”吧。 时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的顾晓今问坤叔,“是不是你们团队中每个人都像坤叔这样热心助学?”坤叔说,“是啊。”顾晓今说,“那你们就叫坤叔队好了,意思就是好多坤叔一样的人。” 5、千分一 “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2500多个‘坤叔’了,资助过3400多个学生,我们的助学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直资助到念完书为止。”坤叔说。 这么多“坤叔”,在2011年12月1日这一天,终于有了“名分”。“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这也是全国首家无需“营业主管单位”而直接在民政局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 “千分一”有三个原则必须坚持,坤叔说,那是他们的法宝、是核心。第一,随缘结对,相中哪个学生就是哪个;第二,是一对一直接交往,所有捐款、往来都是学生和资助方直接交流,千分一只是从旁协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管到底,坚决不能放弃。 至于行政经费也不是问题。要说两年前,所有的捐赠外开销都是坤叔一个人出,那么成立机构之后,每年的行政经费由21个理事共同分担。坤叔说,假如每人出一万,一年就是20几万,怎么能不够呢,一万不够就两万。 他想,这种公益模式应该是最有生命力的,假如这个理念能推广出去,全国有很多爱心人士,专门捐行政经费,社会捐助的善款100%利用到受助人身上,是不是就不会有不透明的情况发生了呢? 6、尾声 千分一,意思是假如每个人都能把收入的千分之一捐出来做好事,那么世界上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会得到帮助。 坤叔说,注册的最大好处,就是他们合法了,是个机构了,有21个理事共同做这项事业,或许有一天,自己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不得不承认,坤叔也在一天天老去,却一天比一天忙,一天比一天累,冠心病一直不好,最近肩周炎让他抬不起胳膊,刚刚查出来肺里有一大片肺泡丧失功能,肺活量受到很大影响。 可是,全身而退哪那么容易,坤叔说,身后有那么大一个队伍,还不能停下来,而且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前几天,千分一搞了个小小的纪念活动,纪念坤叔15年去凤凰100次,机构注册两周年,坤叔助学25年。坤叔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小文章,叫做《假如让我重新选择,不后悔》。 ( 本报记者 闫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