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题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人物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民政部推进
“阳光”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管理的宁波模式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特别报道

第07版
特别报道

第08版
专题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人物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民政部推进
“阳光”社会救助

    近年来,媒体曝光了一系列违规吃低保的案例,引起了公众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追问。为提高公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让社会救助能够真正发挥“托底”作用,民政部于10月21日至27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阳光救助暖万家”为主题的社会救助宣传周活动。 

    低保监察显现问题

    我国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制度分别于1997年和2007年在全国全面建立,2007年底覆盖城乡,实现了用制度保障全体城乡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历史性突破。从2007年到201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城乡低保资金5477亿元,有效保证了近7500万城乡低保对象吃穿、用水用电等基本生活。

    截至2013年8月,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085.9万人,占全国非农人口总数的4.4%;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304.8万人,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6%。

    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同样存在有些地方在低保制度执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以致真正的贫困者吃不到低保的现象,让这项惠民政策变了味,引发公众的不满。

    审计署公布的2012年全国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结果显示,我国8个省本级、178个市本级和1899个县向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低保待遇累计323.06万人次、13.82亿元;抽查的8101个村(居)委会中,719个村(居)委会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低保对象,210个村(居)委会存在干部人为确定低保对象情况。

    “关系保”、“人情保”、“特殊保”、“指标保”、“骗保”等低保乱象在地方的专项监察清理中也屡被发现。

    加强审核堵“黑洞”

    真正的贫困者吃不到低保的现象与低保审核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低保核对中最难的是家庭财产认定。据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刘喜堂介绍,目前负责此项工作的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压力都很大,比如乡镇一级,有不少地方只有一个民政员,而工作范围则覆盖整个乡镇的诸多村庄,一个人面对很多对象,无法深入调查,常常只能依据村里提供的意见,这无疑是低保监管中的一个难点。

    清理低保乱象,需要健全监管核查机制。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当前低保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随后,民政部发布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分两批在全国143个地方组织开展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工作。

    刘喜堂副司长在宣传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下一步,社会救助司将重点推进健全低保监管机制工作,例如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和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等。民政部、财政部将组织开展重点抽查,相关部门也将对低保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检查和审计。

    目前已有20个省份已经出台了最低社会保障审核审批办法。在个人授权的前提下,低保工作人员通过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等部门,查询申请救助家庭包括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证券、公积金等方面的信息,变人工审核为信息比对。到2013年末,力争覆盖30%的地区,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要基本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除政府核查以外,民政部还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社会组织参与、评估、监督低保工作。

    (本报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