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超六成认为薪酬偏低 现实的确有些“骨感”。 “你对目前的工资满意吗?”面对这一问题,47.1%的公益从业者选择“基本满意”,42.03%的人选择“不满意”,而只有10.87%的从业者选择“满意”。 另外一项差距悬殊的结果比例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你与身边同龄人相比收入情况怎么样?”,只有2.9%的人选择“偏高”,超过六成从业者选择了“偏低”,29.71%的人选择了“持平”。 这一系列数字背后的现实或者可以被解读为:薪资不算高、福利很一般,不论是跟自己还是身边的人比没有优越感……理想主义精神成了行业的安慰剂,公益慈善领域工作所额外带来的价值认同或者也是一剂来填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的安慰剂。 在“你为什么选择公益行业”的多选中,理想兴趣占到87.68%,远超过其他四个选项相加的54.35%。这个结果,和另一个问题的结论不谋而合。“你选择公益机构工作,应聘时候最关心哪些方面”的多选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机构文化理念78.99%,职业规划63.04%,薪酬40.58%。 调查中,我们遇到了不少“乐天派”,他们说“做公益快乐为上,计较薪酬就不做公益了”,“工作的开心快乐我认为也是一种薪酬福利的表现”,也有“务实派”,仅提出了一点要求,比如“既然不能拿高薪,就基本持平、满足生活吧”,但他们也是“真心希望公益也能让人活得很体面”。 2、收入“基本糊口” 此前,曾有两条规则给出了公益领域人才薪资的上限。 《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和其“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才具有免税资格。两条硬指标把人员工资水平框在了一个范围之内,给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的收入设定了一个上限。 例如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62677元,月平均工资为5223元。而调查结果显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公益慈善从业者的待遇尚未达到平均工资水平。在“你目前的工资月收入是多少”一问中,超过七成的公益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在6000元以下,其中,选择2000元以下占13.77%,2000至4000元占31.88%,4000至6000元占24.64%。尽管答卷者遍布全国,各地的日常消费平均值不一而足,但是大部分接受调查的人对于自己的工资评价是“基本糊口”。 公益领域的从业人员薪资应该参照什么行业的标准来制定?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却从未有过标准答案。很多人认为,公益领域从业者的薪酬待遇既不能完全照搬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的福利模式,也不能完全比拟企业的“高效拿高薪”机制的说法。但是,行业也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某地慈善协会一工作人员在接受调查后说:“一个行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的是岗位,其次是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上升空间。目前对于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依然不能让公益机构得到发展壮大。做公益从不缺人,缺的是从上至下的政策保障。”某公益媒体人说:“公益行业也需要市场化、多元化,不能先自己把自己框死了。” 这或许,是很多人的心声。 3、同工不同酬? 即使大家都是在公益组织当中工作,待遇的落差却也客观存在。 而在《公益时报》记者们就相关问题展开的采访和调研中,我们发现非公募基金会的薪资普遍高于公募基金会,而众多的草根组织可以说位于生态链的低层。 某公募基金会的员工在调查留言中写道:“公益行业薪酬偏低,福利待遇虽有所改善,但仍然与社会平均薪酬有差距,同工不同酬的尴尬境地未能在公益行业得到改善,地域不同所享受到的福利亦差别巨大。” 事实上,中国不同性质的公益组织,所给予员工的待遇往往是基于自己的经费从何而来而决定的。各种不同的公益组织的资金来源由于很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而难以想象的复杂。 举个例子,都是公募基金会,但是如果从财政体系上来分析,人员工资的来源构成就颇为复杂。 一类是“政府性非政府组织”,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这类公募基金会使用行政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接受财政拨款。另一类是完成“去行政化”,交给市场自由竞争、自主运营的,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通过接受社会捐赠或自行筹款的方式,担负起人员的行政开支。用青基会秘书长涂猛的话说,“像我们这种就是不从国家的财政拿钱,把事业做起来才能发的出工资,就是完全市场化的。”还有一类是混合型的,在基金会内部员工的工资分为两套体系发放。基于此,员工享受何种待遇自然不同。 (下转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