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趋势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人物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观点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社会组织如何应对捐赠落差
岷县震后救援社会组织问答
一支草根组织的灾后救援成长记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趋势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观点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支草根组织的灾后救援成长记

    在国际人道援助宪章中,特别指出,尽力利用当地能力来建立灾难应变方案。在壹基金联合救灾的行动中,受灾的村民同胞一样也是救灾行动的主人,他们正以各种方式参与救灾

    “当我递过一瓶矿泉水给那名群众,他喝下第一口后说‘真甜,我4天4夜都没喝上水了’,当时我心里真难过。”刘建飞对《公益时报》记者说。

    刘建飞是海南阳光义工团的一名普通义工,这是海南省最大的尚未注册的民间草根组织,目前拥有义工200人左右。

    此次四川芦山和甘肃岷县地震中,海南阳光义工团团长刘建飞带领该组织分别募集到48万元和25万元善款和物资,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在灾区日子里的所闻、所见,令他很感慨,他说,“这是一支地道草根组织的震后救援成长路。”

    快速响应 找到救灾盲点

    “芦山和岷县地震发生后,我们也启动了自己的应急响应,通过之前联系的微信平台号召大家进行捐款,两次地震在短时间内我们分别募集到了48万和25万的善款,购买了灾区生活必须品(食品、帐篷)等,一行数人在震后第三天就抵达了灾区。”刘建飞说。

    作为一个海南省的义工组织,想要在短时间内两次地震共募集到近80万的善款并非易事。他向记者坦言,自己的身份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刘建飞现在是海南阳光义工团的义工,同时也是海南省工商联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在商业的影响力加之义工团之前的口碑使得他很快募集到了数十万的善款。

    “这些款项我觉得也不完全是个人身份在起作用,灾区的实际情况加上义工团早期的公益行动使得募款很顺利。”刘建飞说。

    在灾区救援过程中,如何寻找灾区盲点成为这只远道而来的海南队伍的主要任务。

    “政府去过的,我们也去但不作为主要的,我们想找到些政府救援的盲点,那里的群众此时正是急需要被救助的,结果我们找到一个偏远村落,群众有的几乎4天4夜没有喝过一瓶水。这里的百姓就等于没有救援!”

    说到为何会有这些盲点时,刘建飞认为,和政府接收和下发救灾物资环节过多、媒体对于灾情报道轻重程度等都有关系。“群众对于发生在前的灾害就猛烈捐款,而后的灾难捐款较为平淡,这就是一种灾难消费,媒体在芦山进行了大量报道后,对于接连而来甘肃岷县地震在报道战场转移上来不及,毕竟报道也是需要投入和准备的。”刘建飞说,“多次灾难之后不管是政府、民众、媒体都略显疲态。”

    学会沟通协作

    作为地道的草根组织,海南阳光义工团之前也参加过不少救援,对于他们来说,到灾区去就必须要和当地政府或部门打交道,这种打交道的过程令刘健飞有些五味杂陈。

    芦山地震后,刘建飞就认为政府对于物资分发的响应速度有些慢。接着,一件令他更上火的事情发生了。和他一起来救灾的队员,装着两大卡车物资来到灾区为灾民分发物资,却因为过于草根的救灾身份被当地政府部门质疑,最终这一次的救助不欢而散。

    “当时抵达灾区后就准备给灾民分发物资,但当地政府为了怕引起群众哄抢,希望我们将物资给到他们代为转发,两边僵持不下,最后被约请谈话,这令我不能接受。”刘建飞说。

    虽然那次分发救灾物资令大家不快,“但大部分时候跟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效率还是挺高的。”

    就在甘肃岷县救援的同时,甘肃天水市又突发泥石流,刘建飞的队伍又紧急调配物资赶赴天水,在天水当地通过朋友找到两名在政府宣传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很快满足了救援队伍的要求,将物资顺利分发给灾民手中。

    “虽然找的这两名灾区政府工作人员是我的朋友,但我更愿意把救援地政府视为我的朋友。”刘建飞说。

    如何与政府部门更好地沟通协作、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有效救援,不止是海南阳光义工团,也是众多愿意参与救灾的草根组织要学习的功课。

    (本报记者 张明敏)